耐饱
nài bǎo
  • 拼 音:nài bǎo
  • 注 音:ㄣㄞˋ ㄅ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食物吃后不容易饿。 苏一平 《红布条》:“我看还是烙些葱油饼,明早给同志们吃,又耐饱,又有味。”

  • 基本含义
    指人的耐力和饱食量很大,能够忍受饥饿和吃很多东西。
  • 详细解释
    耐饱这个成语由“耐”和“饱”两个字组成。耐指忍受、承受,饱指吃饱、满足。耐饱形容一个人的耐力和饱食量很大,能够忍受饥饿和吃很多东西。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食量大或者耐力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忍耐力很强,能够承受较长时间的困难或压力。
  • 故事起源
    耐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二十四史·后汉书·董卓传》中。当时,董卓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权臣,他的饮食量非常大,能够吃下很多菜肴和米饭。因此,人们就用“耐饱”来形容他的饮食量大和耐力强。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的胃口真是太好了,简直是个耐饱之人。2. 这个长跑运动员的耐力非常强,他是个耐饱的人。3. 考试前夜,他连续学习了十个小时,真是个耐饱的学生。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吃货”或者“长跑运动员”等形象联系,形成耐饱的形象,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耐力、饱食量等相关的成语,如“食不甘味”、“食而不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吃得真多,他是个耐饱的人。2. 初中生:我妹妹参加了长跑比赛,她的耐力很强,是个耐饱的运动员。3. 高中生:考试前夜,我连续学习了十个小时,真是个耐饱的学生。4. 大学生:我的室友吃得特别多,他是个耐饱的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