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毛
kūn máo
  • 拼 音:kūn máo
  • 注 音:ㄎㄨㄣ ㄇㄠ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髠毛”。谓拔去羽毛。 清 李邺嗣 《杜鹃行》:“北嚮犹哀洒血多,倒悬更诉髠毛苦。”

  • 基本含义
    指剃去头发,比喻痛斥或惩罚。
  • 详细解释
    髡毛是一个古代的刑罚,指将犯人的头发剃光,以示惩罚。这个成语在现代用法中,表示对某人进行严厉的批评或惩罚,以示警戒或教训。
  • 使用场景
    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使用。常用于描述对某人的批评或惩罚,或者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被严厉谴责。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刑罚。在古代中国,剃去头发是一种严厉的惩罚方式,用来对付犯罪行为。因此,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形容对某人进行严厉的批评或惩罚。
  • 成语结构
    髡毛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髡”,宾语是“毛”。
  • 例句
    1. 他因为犯了错误,被领导髡毛了一顿。2. 这位演员因为丑化国家形象,被观众髡毛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剃头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比如想象一个人被剃光头发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剃发代表作”和“剃头挑子一头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作弊被老师髡毛了。2. 初中生:他因为迟到被班主任髡毛了一顿。3. 高中生:他因为考试作弊被校长髡毛了,现在名声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