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引
yán yǐn
  • 拼 音:yán yǐn
  • 注 音:ㄧㄢˊ ㄧㄣ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拖延。《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若待国命,往返道途,延引日月。” 唐 乾封 元年《郑海石举钱契》:“到 左 须钱之日,索即须还。若 郑 延引不还 左 钱,任 左 牵掣 郑 家资杂物、口分田薗(园),用充钱子本直取。”亦指延缓。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就这样又把内在的危机一时延引下去了。”
    (2).邀请。 唐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诗:“延引故乡人,风义未沦替。”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防慎不至》:“﹝ 樊 ﹞谓 峴 曰:‘弟卷轴不鄙,恶札可以佐弟。’ 峴 欣然以十餘轴授之,皆要切卷子,延引逼试,每轴头为札三两纸而授之。”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禽类·乌》:“因避风雨之故,深相延引。”

  • 基本含义
    延长,引伸。
  • 详细解释
    指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扩展新的内容或领域。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事物的发展、演变或观点的延伸。
  • 故事起源
    暂无明确的故事起源。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
  • 例句
    1. 这个项目的成功延引了公司其他业务的发展。2. 他在演讲中延引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使得观点更加丰富。
  • 记忆技巧
    1. 将“延引”拆分为“延”和“引”,“延”表示延长,扩展,“引”表示引伸。可通过将词义与拆分部分进行联想记忆。2. 制作一张记忆卡片,上面写着“延引”的成语和含义,放在经常看到的地方,以便反复复习记忆。
  • 延伸学习
    1. 了解更多与“延引”相关的成语,如“引经据典”、“引以为戒”等。2. 阅读相关的文章、书籍或论文,了解事物发展、观点延伸的实际应用和案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延引到了其他科目。2. 初中生:他通过延引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新的观点。3. 高中生:这篇论文延引了大量的文献,增加了研究的深度。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成功延引了公司其他业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