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请
pǔ qǐng
  • 拼 音:pǔ qǐng
  • 注 音:ㄆㄨˇ ㄑㄧㄥ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普遍延请。《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
    (2).佛教语。谓集众。《百丈清规·送亡》:“白大众,粥罢普请送亡。”
    (3).指 唐 怀海禅师 倡立的集合僧众集体劳作的农禅制度。 宋 赞宁 《大宋僧史略》卷上:“共作者谓之普请。”

  • 基本含义
    指普遍请示、征求意见。
  • 详细解释
    普请是由“普遍”和“请”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普遍表示广泛、普及,而请表示向他人征求意见或请示。普请的含义是指向众多人征求意见或请示,以便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
  • 使用场景
    普请常用于描述领导或决策者在重大事务上征求广泛意见的场景。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决策之前,首先向各方面人士请示和征求意见,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 故事起源
    普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淮南子》一书中。据传,汉朝时期,淮南王刘安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宰相,他非常重视智囊团的意见。每当面临重大决策时,他都会普遍请示各方面的意见,以确保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后来,人们就用“普请”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做法。
  • 成语结构
    普请由两个词组成,其中“普”是形容词,“请”是动词。
  • 例句
    1. 在制定新政策时,领导普请了各部门的意见。2. 这个项目的决策不仅仅是由领导一个人做出的,他普请了专家、团队成员和相关人士的意见。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普请”与“广播”相联想。广播是向众多人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普请是向众多人征求意见的行为。通过将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普请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广泛请示”、“众口一词”等,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作文课上普请同学们的意见,以改进作文写作技巧。2. 中学生:学生会主席在组织活动时普请同学们的建议,以确保活动的成功。3. 大学生:学生会领导普请学生的意见,以改善校园环境和学习条件。4. 成年人:公司经理在制定新产品计划时普请员工的建议,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