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正
shuǐ zhèng
  • 拼 音:shuǐ zhèng
  • 注 音:ㄕㄨㄟˇ ㄓ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古官名。五行官之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姓氏,封为上公,祀为贵神……木正曰 句芒 ,火正曰 祝融 ,金正曰 蓐收 ,水正曰 玄冥 ,土正曰 后土 。”
    (2).指古代主管水利事务的官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为民师而命以民事”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冬官为水正。”
    (3).五行学说谓水为主宰。《淮南子·天文训》:“故五月火正,火正而水漏;十一月水正而阴胜。” 高诱 注:“水正,水王也,故阴胜也。”

  • 基本含义
    指事物正当、合理、恰当。
  • 详细解释
    水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水”表示水流顺畅,第二个字“正”表示正确、合理。水正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的状态或行为符合正常、合理的规范。
  • 使用场景
    水正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举止得体,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运行流畅、没有问题。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认真,做事情合乎规章制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系统或机器的运行正常,没有故障。
  • 故事起源
    水正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卷六十九·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原文是“水正不犯坎,山正不犯乾”。这句话的意思是水流不犯坎,山势不犯乾,比喻事物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不违背自然规律。后来,人们将其中的“水正”引申为人的行为符合正常、合理的规范。
  • 成语结构
    水正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字面意思是水流顺畅、正确。在成语中,水正的意义被引申为事物正当、合理、恰当。
  • 例句
    1. 他的言行举止总是水正,受到了大家的赞赏。2. 这个系统的运行一直很水正,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水正”这个成语与水流顺畅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清澈的溪流顺畅地流过山谷。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水正”相关的成语,例如“水落石出”、“水到渠成”等,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水正的同学一起玩,他们总是很懂规矩。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做一个水正的人,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3. 高中生:在社会上,我们应该做一个水正的公民,遵守法律法规。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有水正的行为准则,做到诚实守信。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