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葬礼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摘要

    模拟葬礼:通常人们只有在去世后才会被装进棺材,然而韩国大田市39岁男子郑俊却在2009年创办了一所“棺材学院”,任何人只要花25美元,就能到他的“棺材学院”中“死一回”,体验一回死亡的恐怖感觉。他们会在“棺材学院”中写下自己的“遗嘱”和“墓志铭”,然后参加自己的“葬礼”,最后穿上寿衣被装进一只木棺材中静躺10分钟。当他们再次从棺材中爬出来时,意味着他们“获得了新生”。这种模拟葬礼服务在韩国已经成了一种时尚。支持者称可降自杀率,反对者认为会弄巧成拙。另有人认为这种“模拟葬礼”服务纯粹就是为了赚钱,因为真正的死亡和这“截然不同”。

    模拟葬礼-简介

    模拟葬礼:在棺材中体验死亡

    韩国人郑俊2009年2月创办了一所“棺材学院”,专门向人们提供“模拟葬礼”服务。任何人只要出25美元,就能到他的“棺材学院”中体验一下死亡的恐怖感觉。

    这种“模拟葬礼”服务在韩国已经成了一种时尚,韩国境内有好几家公司都在从事这种“模拟葬礼”服务。不仅年轻的学生们喜欢通过“模拟葬礼”体验一回死亡的感觉,就连许多韩国大公司——包括韩国教保保险公司、首尔保险公司都纷纷安排公司员工前往“棺材学院”参加这种“模拟葬礼”活动,希望通过这种“体验死亡”的方式让员工更珍惜人生,并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韩国教保保险公司曾要求该公司所有4000名员工都体验一下“模拟葬礼”服务,然后以全新的姿态重新开始工作。

    模拟葬礼-过程

    遗嘱与墓志铭

    整个“模拟葬礼”过程长达4小时。每当一批顾客来到“棺材学院”花钱体验死亡时,郑俊都会先对他们进行长达两小时的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演讲,然后再接着操办一系列“模拟葬礼”事宜。

    接下来,郑俊会点上蜡烛,为死亡体验者播放一段哀乐,并接着让他们在哀乐声中撰写“遗嘱”,以及在一张纸上为自己写下墓志铭。郑俊要求“死亡体验者”想象他们的最后一顿晚餐,他会说:请想象一下你想和谁一起享用最后的晚餐,然后如何向你最爱的人说再见。

    一些人会在“遗嘱”中感激家人朋友的爱,一些人会在“遗嘱”中对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忏悔。有顾客在“遗嘱”中写道:当我写这封模拟遗书时,我感到自己的生命真的马上就要终结了一样。

    当遗嘱和墓志铭全都写好后,郑俊就开始安排所有顾客来到一个摆着一整排空棺材的礼拜堂中,每个人都被安排站在一具棺材前面,每具棺材正面都贴着他们各自的“遗容”照,郑俊还会安排几个顾客大声朗读他们写给家人的遗书。

    体验死亡

    然后,郑俊会要求顾客们穿上传统麻织的寿衣,让他们一个接一个爬进各自面前的棺材中,然后等着被盖上棺材盖。他们将在狭小黑暗的空间中呆上难熬的10分钟,充分体验死亡的“恐怖感觉”。一名男子坚持要求将棺材盖留一条缝,好让他能够呼吸;一名女顾客看到棺材盖马上就要盖上时,突然从棺材中坐了起来,称她不想再“体验死亡”了。

    当体验死亡的顾客们在漆黑的棺材内躺了10分钟后,郑俊的声音会再次响起,打破难熬的沉默:当你们睁开眼睛时,你们将获得新生,你们今天的生活将和昨天完全不同。当一个个顾客从棺材中爬出来后,他们这才感到气氛轻松了好多。

    模拟葬礼-葬礼结论

    郑俊称,不同的顾客对于“模拟葬礼”的反应都不一样,一些顾客会安然地接受这种“模拟葬礼”,一些顾客躺进棺材后会流泪,一些人则要求将棺材盖留一道缝,还有一些顾客是如此恐惧,根本无法完成整个“模拟葬礼”过程。

    模拟葬礼-争议

    支持者

    “模拟葬礼”也在韩国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一些支持者称,“模拟葬礼”服务不仅可以提高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还可以降低韩国的自杀率。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韩国在该组织30个会员国中拥有最高的自杀率,韩国的自杀率有美国的两倍高。支持者认为,通过这种“模拟葬礼”服务体验死亡的感觉,一些原本打算自杀的人很可能从此就会放弃自杀尝试。

    反对者

    反对者却认为,这种“模拟葬礼”反而会弄巧成拙,让人觉得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从而导致那些身陷困境中的人们更愿意选择自杀了此一生。

    模拟葬礼-言论

    韩国翰林大学神经医学教授李相奎:这种方法可以告诉人们,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并不是个很好的主意。

    韩国防止自杀联盟顾问张长民:这种模拟葬礼服务很可能会导致一种错觉式幻想,那就是认为死后的生活也许会比现在的生活更好。

  • 基本含义
    指事先模拟举行葬礼,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预测或预示。
  • 详细解释
    模拟葬礼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在古代,人们常常会举行葬礼来祭奠已故的亲人或朋友。而模拟葬礼则是在某人还活着的时候,事先举行一场葬礼,以象征着对其未来的预测或预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结果进行预测或预示,通常是指对不好的事情的预测或预示。
  • 使用场景
    模拟葬礼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不好的结果进行预测或预示。比如,当某人做了一件不负责任的事情,有人可能会说:“他的行为就像是模拟葬礼,预示着他将会有一个不好的结果。”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形容对某个项目或计划的预测,表示可能会遇到困难或失败。
  • 故事起源
    关于模拟葬礼的故事起源并不是很清楚。这个成语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但具体的故事或典故并没有被记录下来。然而,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显示出它在古代已经被广泛使用。
  • 成语结构
    模拟葬礼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模拟”表示模拟、仿效,“葬礼”表示葬礼、丧礼。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
  • 例句
    1. 他的失败就像是一场模拟葬礼,预示着他的事业将会走向失败。2. 这个项目的困难和挑战就像是一场模拟葬礼,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模拟葬礼”与预测或预示的概念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模拟葬礼中预示着某种不好的结果,这样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葬礼和丧葬习俗的知识。这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模拟葬礼”这个成语的背景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明天的考试就像是一场模拟葬礼,我可能会考得很差。2. 初中生:他的行为就像是一场模拟葬礼,预示着他将会受到惩罚。3. 高中生:这个项目的困难就像是一场模拟葬礼,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挑战。4. 大学生:这次比赛的失败就像是一场模拟葬礼,我们需要从中吸取教训并努力改进。5. 成年人:他的决策就像是一场模拟葬礼,预示着他将会面临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