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
xǐ ěr
  • 拼 音:xǐ ěr
  • 注 音:ㄒㄧˇ ㄦ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表示厌闻污浊之声。《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汉 赵岐 注:“乐道守志,若 许由 洗耳,可谓忘人之势矣。”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尧 让天下於 许由 ……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岳 潁水 之阳, 箕山 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 尧 又召为九州长, 由 不欲闻之,洗耳於 潁水 滨。”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 李建勋 ﹞尝畜一玉磬,尺餘,以沉香节安柄,叩之,声极清越。客有谈及猥俗之语者,则击玉磬数声於耳。客或问之,对曰:‘聊代洗耳。’” 清 顾炎武 《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诗:“洗耳 苕水 滨,叩舷歌《採菱》。”
    (2).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倾听。 宋 王迈 《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洗耳候凯音,嘉节迫吹帽。” 元 周权 《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清 李渔 《巧团圆·得妻》:“如今细説一番,待小生洗耳听者。”

  • 基本含义
    指洗净耳朵,比喻听到了美好的言论或音乐等,使人感到舒适。
  • 详细解释
    洗耳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它的含义是指洗净耳朵。这个成语比喻听到了美好的言论或音乐等,使人感到舒适。它强调了美好的声音能够给人带来心灵的洗涤,使人心情舒畅。
  • 使用场景
    洗耳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听到了美妙的音乐、感人的言辞或者高尚的道德品质,使人感到愉悦和舒适的场景。例如,当你听到一首美妙的音乐时,你可以说“这首音乐真让人洗耳,让人心情愉悦”。
  • 故事起源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曾经去拜访一位名叫子路的学生。子路非常喜欢听孔子的教诲,因此每次见到孔子都会洗净耳朵,以示对孔子的尊敬。后来,人们就用“洗耳”来形容听到了美好的言论或音乐等,使人感到舒适的情景。
  • 成语结构
    主语+洗耳
  • 例句
    1. 听到这首音乐,我感觉心灵被洗耳了。2. 这位演讲者的演讲真是让人洗耳,让人受益匪浅。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洗耳”这个成语与洗净耳朵的动作联系起来,形象地将美好的声音洗净耳朵,使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美好声音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洗耳的理解,例如“耳目一新”、“耳濡目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到了老师的表扬,感觉心情被洗耳了。2. 初中生:这位歌手的演唱真是让人洗耳,让人陶醉其中。3. 高中生:这部电影的配乐真让人洗耳,让人感受到了情感的共鸣。4. 大学生: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我喜欢找一处宁静的地方,让美妙的音乐洗耳,放松心情。希望以上关于“洗耳”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