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蒲
shù pú
  • 拼 音:shù pú
  • 注 音:ㄕㄨˋ ㄆ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成捆的蒲柳。《诗·王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蒲。” 郑玄 笺:“蒲,蒲柳。”
    (2).“束薄为脯”的省语。谓有意混淆是非。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箝语燔书, 秦 欲愚其民而不能愚 陈涉 ;指鹿束蒲, 高 欲愚其君而不能愚 子婴 。” 翁元圻 注:“《艺文类聚》引《史记》云:‘ 赵高 将为乱,先设验,束蒲以为脯,惑 二世 ,有言蒲者诛之。’今《史记》无。”参见“ 束蒲为脯 ”。

  • 基本含义
    束蒲是指用束缚蒲草来比喻约束、限制人的自由。
  • 详细解释
    束蒲的意思是用蒲草捆绑住人,使其行动受限制。这个成语比喻人受到种种约束和限制,无法自由行动。
  • 使用场景
    束蒲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受到各种束缚,无法自由行动。可以用于描述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受到各种限制和约束的情况。
  • 故事起源
    《史记·韩非子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韩非子曾经在齐国任职,他在齐国时,国君给他派来了几个特务,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韩非子感到非常受束缚,无法自由行动,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束蒲”。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批评国君对他的限制和约束。从此以后,“束蒲”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用来形容人受到各种束缚和限制的情况。
  • 成语结构
    束蒲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束”和名词“蒲”组成。动词“束”表示捆绑、约束,名词“蒲”表示蒲草。
  • 例句
    1. 他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受到了太多的束蒲,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2. 这个国家的言论自由受到了束蒲,人们不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束蒲”与约束、限制的意思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被蒲草束缚住,无法自由行动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束蒲相关的成语,如“束手无策”、“束手待毙”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很多作业,感觉自己被束蒲了。2. 初中生:学校规定我们不能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这就是一种束蒲。3. 高中生:高考期间,学生们的自由行动都受到了束蒲,不能随意外出。4. 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给了我很多束蒲感觉。5. 成年人:生活中各种规定和约束让人感到束蒲,无法完全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