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人归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tiān yú rén guī ㄊㄧㄢ ㄧㄩˊ ㄖㄣˊ ㄍㄨㄟ

    天与人归(天與人歸) 

    语出《孟子·万章上》:“‘然则 舜 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穀梁传·庄公三年》:“其曰王者,民之所归往也。”后以“天与人归”谓天命所属,人心所向。《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若执狐疑之心,迁延日久,大为失计。且恐机谋一洩,反为他人所算。不若乘此天与人归之时,出其不意,早立基业,实为上策。”《明史·陈循传》:“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羣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 太平天囯 夏钟英 《建天京于金陵论》:“由 三楚 以至 江 南,灭妖救民,天与人归之地,实为仁义之师。”

  • 基本含义
    指人们最终都会归于天命,无法抗拒命运的安排。
  • 详细解释
    成语“天与人归”源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其中的“天”指天命,表示人们的命运;“人归”意为回归、归属。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人们最终都会回归到天命之下,无法逃避或改变自己的命运。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命运的无奈和顺从,强调人们无法逃避自己的命运和遭遇。通常用于谈论人生哲理、命运安排等话题。
  • 故事起源
    成语“天与人归”最早出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在自序中,司马迁谈到了自己在编写《史记》时所受到的许多困难和挫折,最终总结道:“天与人归,各有归宿。”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命运的顺从和对历史的理解。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天”和“人归”构成。
  • 例句
    1. 尽管我们努力改变命运,但最终还是要接受“天与人归”的现实。2. 面对困境,我们应该学会顺从命运,接受“天与人归”的安排。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站在天空下,无论他怎么努力,最终都会回归到天命之下,接受命运的安排。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古代哲学思想,如“命运”、“宿命论”等。也可以了解其他关于命运和人生哲学的名言警句。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天与人归,我们要好好珍惜每一天。初中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接受“天与人归”的安排。高中生: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只能顺从“天与人归”的规律。大学生: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最终都要回归到天命之下,接受自己的命运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