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拟
piào nǐ
  • 拼 音:piào nǐ
  • 注 音:ㄆㄧㄠˋ ㄋ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明 清 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拟”。 清 代设军机处后,重要奏章改用奏折,此制遂废。《明史·郑以伟传》:“文章奥博,而票拟非其所长。” 清 黄宗羲 《文靖朱公墓志铭》:“ 潯 帅 陈邦傅 请世守 粤西 ,如 黔国 故事。公票拟不允。” 清 黄宗羲 《文靖朱公墓志铭》:“夫未进呈曰票拟,既落红即圣旨。”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郭刘二疏》:“凡阁中票拟俱由 明珠 指麾,轻重任意。”

  • 基本含义
    指事情或计划已经安排妥当,只待实施。
  • 详细解释
    成语“票拟”中的“票”原指文书,后来引申为准备好的文件、计划或事情;“拟”指拟定、起草。成语“票拟”意为事情或计划已经安排妥当,只待实施。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事情已经准备好,只待实施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各种计划、工作或活动的筹备阶段已经完成,只需要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 故事起源
    成语“票拟”最早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卖富翁》故事。故事中,一个富翁要卖掉自己的财产,他事先准备了一份卖房产的契约,安排好了交易的时间和地点,只待买主前来签字。这个故事中的“票拟”形象地描绘了事情已经准备好,只待实施的情景。
  • 成语结构
    成语“票拟”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固定搭配。
  • 例句
    1. 会议的日程已经安排好了,只待大家到场开会,一切都已经票拟。2. 这个项目的计划已经拟定好了,只需要开始实施,一切都已经票拟。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计划”、“准备”等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成语“票拟”的意思。可以想象自己在准备一份文件或计划,只待实施,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票拟”相关的成语,例如“计划周详”、“筹谋已定”等,加深对策划和准备工作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明天的联欢会已经票拟好了,只待我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参加。2. 初中生:我们的实验报告已经票拟好了,只需要按照计划进行实验和记录。3. 高中生:我们的毕业旅行计划已经票拟好了,只待老师和同学们的确认和付款。4. 大学生:我们的社团活动已经票拟好了,只待选定活动地点和邀请嘉宾。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您全面了解和记忆成语“票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