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饰
qǔ shì
  • 拼 音:qǔ shì
  • 注 音:ㄑㄩˇ ㄕ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曲加掩饰。 金 王若虚 《诸史辨惑上》:“《隋史》 高熲 平 陈 , 晋王 广 欲纳 张丽华 。 熲 曰:‘ 武王 灭 殷 ,戮 妲己 ,今平 陈国 ,不宜取 丽华 。’遂斩之。王甚不悦。《通鑑》所载其语尤详。而《陈书》、《南史》乃谓 晋王 命斩之。此必当时秉笔者曲饰主闕,而 姚思廉 、 李延寿 猥承其误耳。跡 煬帝 所为,当以《隋史》为正。”

  • 基本含义
    指言辞或行为虚伪、矫揉造作。
  • 详细解释
    曲饰是由“曲”和“饰”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曲在这里表示虚伪、不真实,饰表示装饰、修饰。曲饰形容人的言辞或行为不真实,故意矫揉造作,表现出虚伪的样子。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不真诚、虚伪的人。
  • 使用场景
    曲饰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特别是在描述人的言行不真实、虚伪的时候。比如,可以用在评论某人的演讲或表演不真实时,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矫揉造作,不自然。
  • 故事起源
    关于曲饰的故事并不多见,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从字面上理解。曲饰的意思是言辞或行为虚伪、矫揉造作,这与曲饰的字面意思相符。
  • 成语结构
    成语曲饰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他的言辞过于曲饰,让人很难相信他的诚意。2. 她的表演太曲饰了,完全失去了自然的感觉。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曲饰的含义与虚伪的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穿着华丽的衣服,装扮得很漂亮,但却表现出虚伪的态度,这样就能记住曲饰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学习曲饰这个成语后,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虚伪、矫揉造作相关的成语,如假公济私、伪善、假惺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容看起来很曲饰,我觉得他不是真心的。2. 初中生:她的表演太曲饰了,没有真实的情感。3. 高中生:政客们常常在选举时展现曲饰的一面,让人难以辨别他们真实的意图。4. 大学生及以上:在社交场合上,有些人会使用曲饰的言辞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