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鼓
liàng gǔ
  • 拼 音:liàng gǔ
  • 注 音:ㄌㄧㄤˋ ㄍ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量器名。《礼记·曲礼上》:“献粟者执右契;献米者操量鼓。” 孔颖达 疏:“量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也…… 东海 乐浪 人呼容十二斛者为鼓以量米,故云量鼓。”

  • 基本含义
    指以量度鼓声的大小来判断事物的好坏。
  • 详细解释
    量鼓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们通过量度鼓声的大小来判断事物的优劣或者价值高低。它表示人们通过观察事物的表象、听取他人的评价或者依据一些客观指标来做出判断,而不是从事物本身的内在特质或者实质出发。这种判断方式常常是主观的和片面的,有时会误导人们的判断,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 使用场景
    量鼓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批评人们过于注重表面现象而忽视事物的实质,或者用来劝告人们不要仅仅根据表面现象来判断事物的好坏。它可以用于各个领域,例如人际关系、工作、学习等。
  • 故事起源
    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做鲁班的木匠,他非常擅长制作鼓。有一天,一位官员请鲁班制作一架鼓,鲁班制作完成后,官员听到鼓声很大,非常高兴。但是,另一位官员听到鼓声很小,非常不满意。两位官员因此争吵不休,最后请来了其他人来听鼓声,大家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最后,有一位智者提醒大家,量鼓不如量鼓手,因为鼓声的大小和鼓手的技艺、用力有关,而不仅仅是鼓的质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仅仅根据鼓声的大小来判断鼓的好坏,也不能仅仅根据表面现象来判断事物的优劣。
  • 成语结构
    量鼓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量”是动词,表示量度;第二个字“鼓”是名词,表示鼓的声音。
  • 例句
    1. 他们只是凭空猜测,根本没有量鼓。2. 别光看表面现象,量鼓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鼓前,用手指敲击鼓面,然后听鼓声的大小来判断鼓的好坏,这样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例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貌取人”等,来丰富对于判断事物的方式和方法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量鼓,不能只看别人的外表。2. 初中生:我们要学会量鼓,不能只根据成绩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要慎重考虑,不能只根据排名来量鼓。4.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只凭感觉来量鼓。5. 成年人: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量鼓,不能只看表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