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与
jì yǔ
  • 拼 音:jì yǔ
  • 注 音:ㄐㄧˋ ㄧㄩ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传送给。 南朝 宋 陆凯 《赠范晔》诗:“折花逢驛使,寄与 陇头 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唐 贾岛 《送韩湘》诗:“欲凭将一札,寄与 沃洲 人。”
    (2).犹致送,赠送。 郭沫若 《把精神武装起来》:“ 中国 人能够养成到这种的程度,我相信, 日本 的法西斯军阀一定不够我们消灭,而全世界的文化,一定要着我们的第二次的寄与的。” 田汉 《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序》:“在他赴 青岛 之前将发表他那倾注着半生蕴蓄的大著《表演术》,这对于我们这些爱好戏剧艺术的学徒们是非常宝贵的寄与。”

  • 基本含义
    寄托希望、寄托感情
  • 详细解释
    寄与是指把希望、感情等寄托于某人或某物之上,将自己的期望寄托给他人或物品,希望能得到帮助或实现心愿。
  •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寄与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期望、希望他人能够帮助自己实现某个目标或愿望。也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个物品的依赖或寄托感情。
  • 故事起源
    寄与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位名叫曹操的将军,他在战争中多次得到了荀彧的帮助和支持,因此他对荀彧非常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继续帮助自己。后来,曹操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寄与千金,不如寄与千里马。”意思是说,把希望寄托给千里马比寄托给千金更有价值。这个故事后来就演变成了成语寄与。
  • 成语结构
    寄与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寄”表示把希望寄托给他人或物品,第二个字“与”表示给予、交付。整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意思也很直观。
  • 例句
    1. 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与你了,希望你能帮我实现梦想。2. 他把所有的心思都寄与了学业,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把自己的希望、期望等写在一封信上,然后把这封信寄给他人或寄放在某个物品上,以表示寄托希望的意思。
  • 延伸学习
    除了寄与这个成语,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寄托、希望相关的成语,例如“寄人篱下”、“寄予厚望”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把我的愿望寄与了这个幸运星,希望它能带给我好运。2. 初中生:我把对未来的期望寄与了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3. 高中生:我把我的希望寄与了父母,希望他们能够支持我选择的大学专业。4. 大学生:我把对国家的希望寄与了自己的学业,希望将来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5. 成年人:我把对家人的感情寄与了一张珍藏的照片,每次看到它都能想起家人的关爱。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你学习和理解“寄与”这个成语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