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格
zī gé
  • 拼 音:zī gé
  • 注 音:ㄗㄧ ㄍ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仪容,风度。 宋 范仲淹 《谢公神道碑铭》:“公姿格竦异,不事脩饰,天然有雅远之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脂粉不施,有天然姿格;梳妆略试,无半点尘氛。” 清 陈维崧 《箇侬·丙午元夕雨》词:“雅淡衣裳,轻盈姿格,人月同时一色。”

  • 基本含义
    指人的仪态、姿势或态度。
  • 详细解释
    姿格是由“姿”和“格”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姿”指的是人的仪态、姿势,而“格”则表示人的态度、品质。姿格一词形容一个人的举止、态度和仪表,强调人的仪态应该端正、得体,态度应该端庄、坚定。
  • 使用场景
    姿格一词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仪态、姿势或态度。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的举止得体、态度端正,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的举止不端、态度不正。在正式场合或者文化交流中,使用姿格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一个人的举止和态度。
  • 故事起源
    关于姿格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可能是在古代的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姿格一词在古代文人雅士中被广泛使用,用来描述一个人的仪态和态度。
  • 成语结构
    姿格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姿格举止得体,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2. 她的姿格端庄大方,赢得了大家的喜爱。3. 他的姿格不够端正,需要多加注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姿格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舞台上,他的仪态和姿势非常得体,态度也非常端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古代诗词以及现代文化交流中的用法,进一步了解姿格的应用场景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姿格非常好,每次上课都坐得端端正正。2. 初中生:他的姿格很优雅,走路的时候总是昂首挺胸。3. 高中生:他的姿格让人敬佩,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能保持镇定的态度。4. 大学生:她的姿格在演讲比赛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她的自信和从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