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经
tōng jīng
  • 拼 音:tōng jīng
  • 注 音:ㄊㄨㄙ ㄐㄧㄥ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通晓经学。《后汉书·儒林传序》:“ 东京 学者猥众,难以详载,今但録其能通经名家者,以为《儒林篇》。”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 赵德 秀才,沉雅专静,颇通经,有文章。”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经三》:“而翰林院亦有秀才名色,当精选深于经术者为博士,招集天下能通经者皆隶焉。”
    (2).解释经旨。《后汉书·蔡邕传》:“昔 孝宣 会诸儒於 石渠 , 章帝 集学士於 白虎 ,通经释义,其事优大,文武之道,所宜从之。” 唐玄宗 《<孝经>序》:“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且传以通经为义,义以必当为主。”
    (3).中医指用药物、针灸等使月经通畅。 清 蒲松龄 《草木传·栀子斗嘴》:“捎元参治浮火清理咽喉,捎丹参理崩漏益血通经。”

  • 英文翻译

    1.stimulate the menstrual flow; restoring menstrual flow; inducing or increasing menstruation

  • 基本含义
    通过经书的阅读,获得通达的智慧和知识。
  • 详细解释
    通经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通指通达、通晓,经指经书、经典。通经的基本含义是通过阅读经书,获得通达的智慧和知识。这个成语强调通过学习和阅读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智慧。
  • 使用场景
    通经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对某个领域非常了解。在正式场合、教育场合或者是描述某个人的能力时,通经都是一个很好的形容词。
  • 故事起源
    通经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一则故事。相传孔子的学生颜回经常阅读经书,对经典有着深入的理解。有一次,孔子问颜回:“你通经了吗?”颜回回答:“我通,但是还不够。”意思是他已经阅读了很多经书,但还没有完全通达其中的智慧和知识。从此,通经就成为形容学识渊博、通达的成语。
  • 成语结构
    通经是一个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他通经广博,无论什么话题都能谈得头头是道。2. 这位老师通经有术,讲课生动有趣。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通经与阅读经书的意义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将通经理解为通过阅读经书来获得智慧和知识的过程,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经典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论语》等经典著作,深入了解其中的智慧和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能通经。2. 初中生:老师通经有术,讲解的知识非常深入。3. 高中生:他通经广博,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学都了解很多。4. 大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我渐渐通经了,对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5. 成年人:他通经有术,是我们公司的专家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