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率
kū lǜ
  • 拼 音:kū lǜ
  • 注 音:ㄎㄨ ㄌㄩ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粗疏而无文采。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今观 夔州 后诗,惟《秋兴八首》……意味悠长,其他则意兴衰颯,笔亦枯率,无復旧时豪迈沉雄之概。”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二五:“西崑体制尚 钱 刘 ,穠丽妆成一曲休;不分他年变枯率,翻教 杜曲 误名流。”

  • 基本含义
    指言词枯燥无味,缺乏生气。
  • 详细解释
    枯率是由“枯”和“率”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枯”表示干燥、无味、无趣,指事物缺乏生气;“率”表示率领、引导,指引导事物发展。枯率的意思是指言词干燥无味,缺乏生气,没有吸引力。
  • 使用场景
    枯率常用于形容文章、演讲或者谈话内容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某个人的言辞或者作品缺乏生气,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
  • 故事起源
    枯率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描述了汉代文人谢灵运的文章枯燥无味。谢灵运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文学家,他的文风被认为是干燥无味的,缺乏生气。因此,枯率一词就用来形容他的言辞。
  • 成语结构
    枯率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篇文章写得太枯率了,一点吸引力都没有。2. 他的演讲内容枯率乏味,听众都快要睡着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枯率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片干燥的土地上,没有一丝生机,就像枯燥无味的言辞一样。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词短语,比如“沉闷”、“乏味”等,来丰富词汇量,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故事书写得太枯率了,我一点都不喜欢。2. 初中生:老师的课讲得太枯率了,我都快要睡着了。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内容很枯率,完全没有吸引力。4. 大学生:这个演讲者的演讲方式太枯率了,没有任何亮点。通过以上学习指南,可以全面了解并掌握成语“枯率”的含义、用法、故事起源等相关知识,并通过举例句子来加深对该词语的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