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书
lìn shū
  • 拼 音:lìn shū
  • 注 音:ㄌㄧㄣˋ ㄕ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吝书 lìnshū
    [grudge the books] 吝惜自己的书籍,不愿意借给别人阅读
    张氏之吝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 基本含义
    吝啬不愿意借出书籍
  • 详细解释
    吝书是指不愿意借出书籍的行为,形容人吝啬小气,不愿意与人分享知识和信息。这个成语中的“吝”指的是吝啬,不舍得给予;“书”指的是书籍,代表知识和信息。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愿意与人分享知识和信息,或者不愿意借出自己的书籍。它可以用于批评那些只顾自己,不愿意帮助他人学习和成长的人。
  • 故事起源
    关于吝书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通过这个成语的结构来推测它的含义。在古代,书籍非常珍贵,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书籍。因此,借阅朋友的书籍对于学习和获取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借出自己的书籍,就被视为吝啬的行为。
  • 成语结构
    吝书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吝”和名词“书”组成。动词“吝”表示吝啬,名词“书”表示书籍。
  • 例句
    1. 他对自己的书非常吝书,从来不借给别人。2. 这个人太吝书了,连自己的笔记都不愿意分享。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吝啬”和“书籍”相关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一个人独自坐在书房里,抱着一本书,面带吝啬的表情,不愿意与别人分享。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书籍和文化的知识,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书法、文学和哲学等领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很吝书,从来不愿意借给我看。2. 初中生:我不喜欢和那个同学一起学习,因为他总是吝书,不愿意分享笔记。3. 高中生:她对自己的资料非常吝书,不愿意与同学交流。4. 大学生:这个同学吝书的行为让我觉得很失望,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