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查词语

李白故里

拼音:

拼音:

注 音:

繁体字:

基本解释

“李白故里”,泛指中国唐代诗人李白出生居住过的地方。我国的四川江油、湖北安陆、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等城市,近年来纷纷自称是李白的故乡。此外,“李白故里”亦为2003年江油在国家工商总局的一个注册商标。 

详细解释


 争议始末

李白故里争夺战的导火索是湖北安陆的一则城市宣传片。2009年8月中旬,湖北安陆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投放城市宣传片,每天播出三次,宣传片内容是“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

8月21日,江油市委宣传部致函中央电视台、湖北省安陆市委宣传部,认为江油才是李白的故里,安陆涉嫌“侵权”,要求该宣传片停播。

8月24日,安陆市政府发专函给江油,希望两地能“共享李白”。

8月28日,江油市文化旅游局向安陆市政府发去律师函,希望对方在10日内,立即停播或删除含有“李白故里”字样的宣传广告片,并保留用法律手段进一步追索的权利。这一举动,极大激怒了安陆市政府。同日,安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仰正林公开表态:安陆的宣传片主要为树立城市形象,不是商业行为,故侵权不成立。江油不该“独霸”李白故里。两地市府的举动,至此彻底白热化,举国震动,央视国际频道暂停播出该广告。安陆市随即向国家工商总局发函咨询自己是否侵权。

9月15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给湖北省工商局发文批复,安陆使用“李白故里”不侵权。

9月24日,江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方敏对媒体表示,全国只能够有一个且只有唯一一个“李白故里”,就是四川省江油市。如果国家工商总局的批复确实,江油方面严重质疑此批复的合理性,对此,江油方面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10月29日,吉尔吉斯斯坦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参赞朱萨耶夫·古邦访问安陆,称李白故里在吉国的托克马克市,希望托克马克与安陆两个城市能够以李白为纽带,共同担负起弘扬李白文化的责任,并进一步拓展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事实上早在2008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文化信息部部长拉耶夫就对中国媒体表示,李白的出生地碎叶城,就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托克马克市,现在他们正与中方协商要为李白塑造一个纪念雕像,推动两国李白文化的经济合作。这次朱萨耶夫·古邦造访安陆,更是表明吉方已经认识到李白故里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力图分上一杯羹。随后,两地草签了一系列文化和经济的合作意向。

2010年3月,甘肃籍学者雷达撰文,提出李白故里在甘肃天水秦安,当地随即举行了网友签名等活动,颇为热闹,但这些仅限于民间诉求。目前,甘肃天水以“伏羲——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为主体旅游品牌,还有一个麦积山景区,市政府正在全力推动麦积山景区跻身“丝绸之路世界遗产项目”。所以,该地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并不是李白,甘肃天水市政府态度也就始终含糊不清。

“李白故里、华夏诗城”是江油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其重点措施包括: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李白文化体系硬件建设步伐,以李白故居为核心,以城区李白纪念馆、大小匡山、戴天山、窦圌山、乾元山、佛爷洞为重点,打造“李白之旅”旅游线路,并在李白故居修建了360亩的太白碑林。2003年,江油在国家工商总局把“李白故里”注册为商标,由此,江油认定自己是全国“唯一一个”李白故里。正是有了“唯一一个”做底气,江油启动了涉及李白故里的八大项目建设,总投资在7亿元以上。

而安陆敢于向江油公开叫板,根子亦在安陆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安陆在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安陆初步建设成李白文化展示传播基地”,且规划背后同样有着大项目的身影——白兆山旅游风景区项目。白兆山是李白“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之地,该项目2002年启动,总面积804公顷。具体内容包括:接待别墅、唐诗园、诗碑林、桃花园、仿古一条街、白兆寺、李白茶社等,总投资8000万元。按照规划,建成后,年接待收入2000万元,4年即可收回投资。该项目亦是安陆所在的湖北孝感地区投资最大的旅游发展项目。预计2010年,白兆山年接待游客达到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0万元。此外,安陆耗巨资在央视投入城市广告,以提升城市品牌。2010年,安陆还乘势上马了“李白纪念馆续建工程项目”,将李白纪念馆扩建成集旅游游览、影视创作、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服务中心和研究李白的资料中心。总投资785万元。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利润175万元。

李白故里之争

这个名叫“碎叶”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的托马克市的市郊。这个地方现在是一片荒野和废墟。当地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地方曾经诞生过世界上著名的中国古代浪漫派的大诗人李白。李白是随着他的父母在“碎叶”经商和为官而出生在那里的。后来他跟随父母回到了内地。只是由于历史的变迁,他的出生地现在成了外国。然而,在郭沫若的论文发表之前,四川就有李白的老家在江油的说法。这一点连郭沫若也承认,但是他考证来考证去,还是把李白“发配”到了西域。现在,抢李白的不止有四川的江油,还有湖北的安陆、甘肃的天水。吉尔吉斯基坦不抢,它的驻华大使反到十分大度地主动跟湖北安陆套近乎,要“共同开发”李白。这让江油火冒三丈。此时天水便横插一杠子,在网上搞大签名,希望网友们支持李白故里在天水的说法。

四川省江油市——李白故里

【江油简介】

李白故里位于美丽的四川省江油市,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里。

江油市是中国优秀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具有李白故里、华夏诗城、蜀道咽喉、九寨门户、中国火药之乡的美誉。一代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亲自为江油题写了“李白故里”匾牌,并委托李鹏总理将题字赠送给江油。江泽民同志视察江油时亲自题诗“蜀道曾为太白乡”。

李白故里江油旅游资源丰富:有李白纪念馆、李白故居、海灯武馆、太白碑林、粉竹楼、太白公园、窦圌山、佛爷洞、白龙宫、金光洞、观雾山、养马峡、蒲家沟、青林口红色旅游景区等。其中青莲镇李白故里、市区李白纪念馆、太白公园、海灯武馆及太白洞等景点是以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的故居为主的人文景观长廊。

江油市距省会成都约150公里,距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40公里。江油历史悠久,早在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设郡,后改江油县。[东汉]设置归属德阳县,以后历经演变,到隋初县境分置阴平、昌隆2县。以后又几经演变,至[南宋]时江油县府正式入境后,分置江油、彰明2县。相沿至1958年两县合并为江彰县,1959年更名江油县。其中1935年红四方面军驻县时,曾分设过济时、重华、彰明3县和中坝市。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江油市。2008年江油被确定为温家宝总理亲自领导的科学发展观试点城市。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油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早在三国时期江油已经是蜀国出入关中的重要军事政治要地,也是蜀国最后一道抵御敌人的关口。“勇夺江油关”也是《三国志》、《三国演义》中精彩的一笔。江油不仅走出了唐代大诗人李白,还走出了中国“厚黑学”鼻祖李宗吾、著名教育家张秀熟、中科院院士、科技发明家张开逊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是四川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发起人王佑木同志以及中国著名的武术大师海灯法师的家乡。

江油市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优质碳酸钙矿遍布全境,市境内探明的天燃气储量超过300亿立方米。长江支流涪江流域履盖全市60%以上面积,宝成铁路、绵广高速、绵江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市内乡到村一级道路基本硬化,交通相当便利。

江油农业基础十分坚实,全市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在河南朋友的无私支援下,全市农村提灌站、乡村道路、水库塘堰、学校卫生等基础设施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具有“西南华西村”之称的白玉村被胡锦涛总书记亲自确定为“农业发展先行村”。《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附子”,以江油出产的质量为最佳。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坝酱油”闻名中外,味醇甘香,是中国菜系之首的川菜的一味必备调料。

江油工业基础十分雄厚,境内有大型特殊钢材生产基地攀长钢、我国西南最大的火电厂-----装机容量90万千瓦的江油发电厂、中石油川西北油气田公司、中国核工业四川材料所、中国航天涡轮机研究院、巴蜀重要的机械制造基地四川矿山机械集团、中国著名的水泥制造公司双马水泥、具有当代都江堰之称的武引工程等等,其中攀长钢、双马水泥为上市公司。全市人民正在为把江油打造成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制造业基地而努力。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绵州昌隆县青莲场(今属四川江油,25岁离蜀,在蜀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场南渡口原有“太白故里”碑,今已迁祠内。故里前有匡山如屏,后倚天宝、太华诸山,峰峦蜿蜒,山明水秀。主要景点有太白碑林,陇西院、太白祠、名贤祠,李白衣冠墓、磨针溪、洗墨池、粉竹楼、月园墓等,已列为省级文物单位。

【李白纪念馆】

李白纪念馆是1962年纪念李白逝世1200年筹建的。纪念馆三面环水,竹柳成荫,幽雅宁静。主要建筑有太白堂、太白书屋、晓雅斋、怀榭轩、临江仙馆。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有李白的稀世墨宝,记载诗人青少年时代在青莲的两座宋碑,以及李白塑像、匡山太白像、碑刻等,还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狮以及建于明代的雷鸣堰等文物古迹。与纪念馆隔河相望有太白公园,园内展布楼亭阁榭,林木丰茂,环境优雅。

【李白故里推荐景点】

太白碑林

碑林以园林为基调,注重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根据李白诗风的脉络,分为“李白诗精品园”、“清风明月园”、“故园山水园”、“磨针寻梦园”、“诗仙醉酒园”等五大部份。碑刻的内容主要是历代书画名家书写的李白诗歌和颂扬李白的楹联诗文等近二千件创作精品,风格迥异,足以体现我国源远流长的书画艺术的深刻魅力,极具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专门为此题写了“太白碑林”碑名。

陇西院

位于江油市区西南15公里青莲场天宝山麓。为唐诗人李白故宅。据院内原有的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记:“先生旧宅在青莲乡,今旧宅已为浮图者居之。”(碑今移县城纪念馆)元符二年(1099年)彰明(今属江油)县令杨天惠《彰明逸事》记云:“清廉乡(白)故居遗址尚在,废为寺,名陇西院。”宋建陇西院,明末毁于火。现存殿宇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又增修仓颉、太白、文昌、地母等殿,并祀李白塑像。至民国年间,诸殿堂多残破,仅山门照壁尚完整。照壁上方所嵌“陇酉院”三字犹存。建国后历经修葺。院东数百步有李白妹月园基。

太白洞

位于江油市武都镇北2公里许涪江左岸。是一天然洞穴。相传唐李白青少年时常坐船来此游览,天晚,对岸灯笼洞出现灯笼一对,四周通明,李白乘兴在洞口夜读,合卷后灯光即自行消失。因此,民谣有“灯笼洞对太白洞,灯照太白把书诵”。洞口高约7米,宽约10米,可乘船入内。水泉清澈,清雅幽静。洞壁有历代游人题刻多处。

李杜祠

李杜祠在绵阳市东2公里的芙蓉溪东岸。后人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都来过绵州而在此建李杜祠。祠前为清澈的芙蓉溪,祠后为葱茏的富乐山。现存大门、照壁、工部祠、水榭、水池等,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占地6亩,工部词为单檐悬山式抬梁木结构建筑,面积120.96平方米。水榭体量较大,为单檐歇山式顶,抬梁结构,长15.4米,宽5.9米,横跨于水池之上。四周有围墙,园内有花圃,环境幽静,景色宜人。近年已修葺一新,有《李杜与绵州》陈列游人络绎不绝。现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灯武馆

位于江油市昌明河畔,与李白纪念馆隔河相望。由于现代著名高僧海灯法师生于江油重华镇,故在此地建立武馆。该馆成馆于1988年,集仿古轩、室、亭、榭、回廊和演武厅、练武场于一馆,布局谨严、气势、宏伟。该馆现由已逝世的海灯法师高徒执教,常年招收海内外学员,教授名扬海外的正宗少林武术,现已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专业、业余武术人才。

【李白文化与江油旅游】

世人皆知李白是伟大的诗人,也是伟大的旅行家。他“一生好入名山游”,从“十五学神仙 ,仙游未曾歇”直至62岁去世于旅途之中。他青少年时期,一边读书,一边旅游,故乡的大匡山是他隐居读书之处,以此为基点常去戴天山、太华山、窦圌山、紫云山等名山旅游。这些雄奇壮美的故乡山水陶冶着李白,使他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然山水的美,直到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大旅行。李白游踪东到大海,北到幽州、雁门关,西南到过夜郎,南到苍悟、九疑山,西至甘陇,足迹所至今天的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贵州等十四个省及北京、重庆二市。名山大川黄河、长江、五岳、黄山、庐山、峨眉山、太行山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都留下他的足迹。

李白自幼好诗善赋、学道习剑,在故乡留下了三十多处遗迹遗址,众多轶闻传说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李白故里——江油历史文化丰厚、自然风景绮丽、“红色文化”灿烂、封神传说奇异、工业科技发达、农业生态纯美,地处九寨门户,位于蜀道咽喉。李白文化旅游品牌是江油发展旅游最有价值、最能够吸引旅游者、最具国际性和独特性的品牌,这个品牌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而这些浸透着李白文化内涵的游踪地和描写故乡山水的李白青少年诗文正是江油旅游之源和文化旅游之魂。不断丰富李白文化内涵,强力打造李白文化品牌形象,使其外延为文化旅游产业要素,做强做大江油文化旅游产业,是无愧于先贤李白、造福今日江油人民的明智之举、当务之举和富民之责。

【李白故里传说】

李白祖籍在陇西,自称“陇西布衣”,所以把他的故居叫陇西院。山门气势雄伟,中门上竖匾用彩色瓷片镶嵌“陇西院”三个大字,四周有九条浮雕蟠龙护卫。中门的对联是:“弟妹墓犹存莫谓仙人空浪迹;艺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故居。”还有一联是:“旧是谪仙栖隐处;恍闻昔日读书声。”陇西院内原有太白、文昌、苍颉、地母四重殿宇,近年又修缮了陇风堂、序伦堂等建筑。

在天宝山东麓的萋萋芳草坪上,有李白胞妹李月圆墓,墓周花木扶疏,暗发清香。墓前有象征圆月的池塘一口,白鹅嬉戏碧水,垂柳摇曳微波,好一幅恬静的风景画。

天宝山下有小溪自北向南蜿蜒流过,传说李白幼年时见一老妪在此以铁杵磨针,受到感悟而奋发学习,因此将这条小溪叫磨针溪。

陇西院向东约一里即到太白祠,这是最早的李白纪念馆,至迟宋代就已经有了。经历千年沧桑,多次兴废。现存的古建筑是清代乾隆年间彰明县令主持重建的。红墙环绕,翠竹掩映,古屋、古碑、古台,组成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正殿的李白像,器宇轩昂,飘逸潇洒。柱上高悬的楹联是:“真赏难逢,今古几人如贺监;大恩不市,平生无语及汾阳。”歌颂了李白的超人才华和高风亮节。

陇西院向北约一里便是粉竹楼。门前一块古碑上说:“粉竹楼者,李青莲先生为其妹月圆所筑也。自唐迄明,崇祀不绝。”现存的山门是清代遗物,门口对联云:“月圆徽音不远;谪仙何时归来。”楼前翠竹丛中坐着汉白玉石雕塑的李月圆像,端庄静穆,低头沉思,似在思念胞兄。传说李月圆每天将洗脸的脂粉水泼在楼下的翠竹上,天长日久,竹竿上长出一层白色粉膜,故名“粉片楼”,现在还能寻出一些粉竹来,仿佛还能闻出李月圆的脂粉香。

在粉竹楼东面不远的一大片竹林农舍中有洗墨池,传说是李白兄妹题诗写字后涮洗笔砚处。池水丰盈,绿中带黑,酷似墨染。池底有泉水冒出,时而有水泡浮起,状如蒲花,故又名蒲花井。传说饮了此井的水,便得太白之遗墨,可以耳聪目明,文思敏捷。

李白江油

在青莲镇街上原有太白楼、名贤祠等纪念李白的建筑,现在仅存李白衣冠墓,碑题:“唐翰林学士李太白之墓”。后墓被损坏,1963年重新培修,立“唐李白衣冠墓”。墓周松柏挺拔、树飘秀、花草繁茂。墓旁一小台上,有一立方大的怪石一块,据说是修建衣冠墓时从天而降,老百姓传说李白念念不忘家乡,化作陨星,回归故里。

“天宝罗汉粉竹楼,红岩夜雨卧牛石。”这是流传在青莲的两句民谣。概括了与李白有关的几处风景。石牛沟在青莲镇五家坡西南二里,因出过一头石牛而得名,还流传着“李白咏诗镇石牛”的传说。说是这沟里有一头石牛,每晚要到处乱跑,践踏庄稼,农民束手无策,李白知道此事就写诗一首:

“此石巍巍活像牛,埋藏是地数千秋。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似汗流。

芳草齐眉难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

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此诗刻在碑上,立在石牛旁,从此这石牛一直静卧不动,不再危害庄稼。

红岩在青莲镇西的盘江右岸,岩呈褚红色,与岩顶青松映衬,色彩特别绚丽。在夜深人静之时,岩下可听见飒飒雨声,故名“红岩夜雨”。

从李白故居到大匡山,必经读书台,也是李白读书处,它是江油市西6公里的平通河边的一座小山,“孤峰秀拔,宛如文笔”,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李谪仙在此读过书,故名李白读书台,又叫小匡山、翰林山、点灯山。

传说李白是天上的太白星君,因直言进谏得罪了玉皇大帝,被贬谪下凡,到了绵州昌隆县(今江油市)青莲镇李家投胎。五岁时还只知贪玩好耍,受观音菩萨化身的武老婆婆铁杵磨针的启示,选中这座清幽秀丽的小山,日夜攻读,每晚都要高挑明灯,一直读到天亮。从此这座山每到夜晚周围几十里都能看得到山尖的灯光,所以把这座山叫“点灯山”。

李白学成以后,离开故乡,遍游天下,后得唐玄宗召见,很受赏识,封为翰林,于是人们便把李白读书的点灯山叫“翰林山”,“可怜头白未归来,惟见长江留浩月。”为此杜光庭凭吊李白读书台时留诗一首:

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屏开。

华月冰壶依然在,青莲居士几时来。

读书台上唯一留下的古建筑是石塔,实际上是焚烧字纸的化字库,上题对联:“倒笔写天,气贯斗牛;举杯邀月,诗惊鬼神。”这倒是写出了李白精神。

过小匡山沿当年李白求学读书的“太白小道”,过大康镇内的佛爷洞景区到达大匡山。大匡山山势险峻,林壑幽深,风景秀丽,李白曾在此度过了10年苦读生涯,杜甫诗“匡山读书处,白头好归来”就是指此。由于匡山是李白青少年时期的读书处,在这奇山秀水之中孕育出了一位闻名世界、垂辉千秋的伟大诗人,因而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登匡山寻访李白踪迹,形成了江油八景之一:“匡岫贤踪。”

匡山之上为戴天山,李白有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大匡山唐代就有寺庙,李白读书之地就在寺旁,后人在此建有李白祠来崇祀他,以后逐渐破败。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此又建有“匡山书院”。

与戴天山紧紧相连的是天仓山,又名乾元山,山势雄奇,洞穴众多,树木茂密,怪石林立。唐宋时已成道士修炼之处,流传着许多道教神话。李白一生漫游,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六岁拜纵横家赵蕤为师,吸收多种文化元素,形成李白汪洋恣肆、奇谲瑰丽、气势奔放的浪漫主义诗风。而当时道风已盛的乾元山应是他的游踪之地。

金光洞又名太乙洞、天仓洞。金光洞至迟在唐代就被发现了,以后一直有道士或僧人居住。唐末五代的著名道士杜光庭写蜀中名山,其中说:“天仓诸峰屹然三十有六,上有太乙真人洞,一名乾元山。”明代许仲琳撰写《封神演义》,就是根据曾在金光洞内修炼的道士陆西星讲述的太乙真人和哪吒的传说故事为素材,以乾元山诸洞为背景。金光洞为太乙真人修炼之处,收城塘关守将李靖之子哪吒为徒,哪吒大闹九河湾,打死龙王三太子,后以命偿命,剔骨还肉,太乙真人又以荷叶、莲藕复原哪吒肉身,住在翠屏山。由于《封神演义》的流传,金光洞的名气也愈来愈大,“金光仙洞”在清代已列为江油八景之一。

在江油市武都镇东北,有一座雄奇的窦圌山,千百年来以她独特的风姿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伟大诗人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他游的第一座名山就是窦圌山,并在此留下“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著名诗句。

窦圌山顶有三座石峰拔地而起,好似鼎足朝天,高约70余米,相距约30米,仅一峰有险路可上,其它两峰四面峭壁似刀砍斧劈,无路可通。就在这奇峰绝顶之上各有殿宇一座,铁瓦盖顶,翘檐欲飞,基础就在百米悬岩的边缘,其设计之奇妙,施工之艰险,难以想象。每当雨后初晴或是晨雾欲退之时,云纱轻裹山峰,殿宇忽隐忽现,宛如天宫仙阙;而在天气晴朗之时,周围百里都可欣赏春凌空欲飞之势。

在窦圌山云岩寺大殿西侧有一座转轮经藏,又名飞天藏、星辰车。据寺内钟铁上铭文记载,这座飞天藏建造于南宋淳熙七年,即公元1180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这是我国历史最久远的一座飞天藏,堪称窦圌山镇山之宝。由于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极高,已被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江油市城区西部有昌明河蜿蜒流过,江油李白纪念馆和太白公园就座落在昌明河两岸。

纪念馆用现代建筑材料,仿唐代建筑风格,融纪念建筑与园林建筑为一体,楼台亭阁在绿树丛中忽隐忽现,小桥回廊与绿水碧波相映成趣。古朴典雅,清幽宁静,而又气势恢宏。

纪念馆大门高悬郭沫若题匾:“李白纪念馆”。大门正对面的照壁上,邓小平题写的“李白故里”四个大字,金光闪烁。再向前就是太白堂,堂内四壁挂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宋庆龄、何香凝、鲁迅等书写的李白诗歌,表达了伟人们对李白的崇敬之情。

太白堂西侧是碧波荡漾的青莲池,池中屹立汉白玉石雕成的李白立像一尊,高约5米,表现了青年李白胸怀大志,意气风发,倜傥潇洒的风貌。

太白堂北侧是故园情景区,有太白书屋、诗书画陈列室、碑廊、桃花潭、洗墨池。

在太白堂、太白书堂之东的昌明河边,有问水长廊依水而建,曲折向北与临江仙馆相连,凭栏而望,但见两岸,袅袅垂柳拂碧水,芊芊翠竹舞东风。

太白书屋之西有晓雅斋,晓雅斋是长虹机器厂捐建的,当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的江泽民同志,在落成时,欣然题诗:

“蜀道曾为太白乡,长虹今日贯绵阳,

斋称晓雅饶游趣,明月青天不算狂。”

紧邻晓雅斋是归来阁和李白研究会馆,与醉仙楼、太白堂鼎足而立,相互呼应。李白纪念馆已成为中外的李白崇敬者温馨的家,到这里你定能感受到一泻千里的李白诗情、诗魂和璀灿的中华文化。

【李白诗文——江油旅游之魂】

“美不自美得人而彰”,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李白是知名度很高的名人,作为唐代诗歌王国中的无冕之王,在生前就已经很出名。李白出生之地、寓居之地、题咏之地和李白传说的流传之地都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有些旅游景点之所以能吸引游客,主要是有李白遗迹或经李白题咏过。有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敬亭山才有人去游览,有了《赠汪伦》安徽程县的桃花潭才知名。李白诗更对旅游者能起到启迪游兴、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感受层次的作用。同时李白以阔大的胸襟,超越的眼光看大自然,描写创造出了许多或壮美、或动人心魂的形象,这就是旅游之魂,就是旅游之生命。

李白在江油生活了24年,诗文肯定不少,大部失传,但留传下来的却是少年李白诗文的精华。

大约在李白十五岁前一、二年还未离开青莲乡时写下了《初月》、《雨后望月》、《晓晴》、《对雨》、《望夫石》等写景抒情诗作,其中:

《雨后望月》

西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台,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 对 雨 》

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绵。

古岫披云毳,空庭织碎烟。

水红愁不起,风线重难牵。

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

从这些诗中描写的景色看,与青莲乡环境相符合。如“一条江练横”应指盘江,“古岫披云毳”指远望大匡山、戴天山、紫云山的薄雾云纱,“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描写了盘江之滨、青莲坝农民的农耕图。

李白所作的还有一首《上楼诗》: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作语言浅直,未用典故,但自然天真,且带有儿童式的幻想。

李白十五岁作小吏,当小吏仅半年,到匡山隐居,不时寻仙访道,创作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依两三松。

这是青年李白在隐居读书于大匡山时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他以清新明丽的笔调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恬静幽丽的山水画卷。鲜艳的桃花、青翠的野竹、淙淙泉水声中传来人声犬吠,使人耳目为之愉悦。李白有许多生动形象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这些诗能使人心胸豁然开朗,获得心情的愉悦,会给旅游者心灵上打下牢固的美的印记。

在李白写《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同时期还写了《寻雍尊师隐居》: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诗人着力渲染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山水花木、峭壁飞泉,幽美绚丽的景色烘托出淡淡的愁思与怅然。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与《寻雍尊师隐居》都是李白十七、八岁隐居大匡山,寻仙访道的诗作,同期还作有一首《太华观》:

石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

道旁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运驾车。

怪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腾蛇。

曾闻玉井今何在,会见蓬莱十丈花。

大匡山与太华山乃同一山脉,紧紧相依,从大匡山大明寺逶迤西北上,走十余里即到太华观。好仙游的李白不仅与隐居于太华山中的雍尊师有来往,与太华观中修炼的道士也常有来往,《太华观》就是写访拜太华观道士的见闻,展示了古朴清幽的山中景色,描写了深山月下,笛声悠扬,仙子乘云的神仙境界。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冬,李白出游成都、渝州、峨眉山,干谒苏颋、李邕未得重用,重返隐居处——大匡山,写过一首《冬日归旧山》: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坪。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上壁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诗中描写冬日旧居一片萧素、荒凉、破败的景象,透露出未受重用的不愉快心情,不过李白并没灰心丧气,他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振作精神,“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他要像挺拔的青松,不畏风寒,坚韧不拔,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世界。李白隐居匡山时期经阴平道到江油县城(今平武南坝)访江油县尉,还写了《题江油尉厅》。

李白在大匡山的最后一首诗是《别匡山》: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景摇风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景,已将书剑许明时。

这首七律描写了匡山的雄奇、秀丽、清幽的美景,表达了对匡山的依恋之情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表现了李白热爱大自然,热爱故乡又有宏伟的政治抱负的心态。

此外,李白在家里生活学习24年,所作的诗歌还有《咏石牛》、《萤火虫》、《即景》等,这些佳句名篇无论抒情、送别、游仙、怀古以及题画,都是江油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油旅游文化之魂。

湖北省安陆市——李白文化之城

【酒瘾安陆】

安陆人杰地灵,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历史上郧子国,安陆郡、德安府所在地。碧山 涢水,钟灵毓秀,被誉为李白故里、银杏之乡的安陆,政通人和,百业正兴,正敞开胸襟欢迎海内外友人。

安陆这块土地上不仅孕育了宋祁、宋庠等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还吸引了历代的游人士子、墨客骚人。李白、杜牧、苏轼、欧阳修等均曾涉足安陆,流连忘返。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年仗剑去国,来到安陆,娶已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为妻,生一儿一女。他在白兆山隐居十年,以文会友,留下了百余首不朽诗篇。面对安陆的灵山秀水,诗人写下了“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赞誉之辞。白兆山至今还有他众多的遗址遗迹。因此,安陆也可以被称为“李白故居”。

李白“酒隐安陆“期间,即以白兆山为活动中心, 他同许氏结婚后即居住于此, 《安陆县志》(清道光二十三年)载,白兆山,一名碧山。山顶有庙宇,是当地百姓祭祀真武神的地方。真武神亦即玄武神。相传古代净乐国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湖北武当山修炼,经42年而功成,白日飞升,威镇北方,号玄武君。山的西,南麓有桃花岩,白兆寺,李白读书台,太白堂,绀珠泉,洗脚塘,洗笔池,长庚书院,山顶有银杏树等与李白有关的遗址,遗迹。白兆山距大安山(李白妇翁许家旧宅)仅5公里。李白在白兆山居住期间,以文会友,发奋制作,写下了《山中问答》,《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等篇章。自李白始,历代名人“选胜题咏者,不可胜数“(《安陆县志》),宋代范雍,元代贯云石,明代何迁等均有题咏白兆山的诗作。其中,宋代安陆人李通儒的诗最为平实,并寓事于壮景于体。诗曰:“地势下临郧子国,山光遥射楚王城。唯有桃花岩上月,曾闻李白读书声。“李通儒有子名造,字彦顾,同黄庭坚交往颇深,其书法在当时有一定影响。熙宁九年,白水县令在县境立石刻杜甫《彭衙行》,《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九月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白水明府舅宅喜雨》4首诗,即由李造书并篆额。李造曾打算在桃花岩摩崖刻写李白诗,可惜未能如愿。

【山中问答】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27岁的诗人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辗转来到安陆。在这里,他与唐高宗时的宰相许圉师孙女结婚。随后,居住于离许宅10华里的碧山中。李白为何落脚安陆,不仅是现代,即使在当时,都有许多人不理解。至今民间还流传一个故事:有一天,安陆在朝中做官的一位何姓阁老回到碧山脚下的老家,听到乡亲们介绍李白生得英俊潇洒,博览群书,一目十行,吟诗作赋,挥笔成章,十分欣赏。于是,吩咐家人准备名肴佳酿,请李白来家作客。李白来后,阁老一见果然气象不凡。又谈诗书,李白都能对答如流,阁老更为佩服。于是忍不住发问:“李学士,天下名山那么多,缘何单单看中了我们的碧山呢?”李白听了,不假思索,随口答上:“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阁老一听,大声称赞,立即让家人取出笔墨纸砚,请李白录下。李白当即再补两句,并取名《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首《山中问答》不胫而走,广为传诵。“别有天地”也成了一句流行的成语,意为一种新的境界。

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文:

有人问我为什么住在碧山上,我笑而不答,心中却闲适自乐。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就像别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评析: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

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余”,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碧山”即指山色的青翠苍绿。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人们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第二句接得迷离,妙在不答,使诗增添了变幻曲折,自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

第二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写“碧山”之景,其实也就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韵味。诗虽写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飒情调,而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美来渲染、来赞叹。何以见得?因为上面写的“笑而不答”的神态,以及末句的议论都流露出这种感情。“山花如绣颊”固然是美的,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它们都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出不同的美,这不同的美却具有共同之点—即“天然”二字。这种美学观点反映了诗人酷受自由、天真开朗的性格。“碧山”之中这种不汲汲于荣、不寂寂于逝,充满着天然、宁静之美的“天地”,实非“人间”所能比!那么“人间”究竟怎样呢?这一回诗人真的不说了。然而只要稍稍了解一下当时黑暗的现实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诗人“栖碧山”、爱“碧山”便不难理解了。可见,这“别有天地非人间”,隐含了诗人心中多少伤和恨!所以,要说这首诗是抒写李白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恐怕未必贴切。诗中用一“闲”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诗在风格上确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味道,不过这并非“超脱”。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往往就是这么奇妙地统一在他的作品之中。

全诗虽只四句,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用笔有虚有实,实处形象可感,虚处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明代李东阳曾说:“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如……李太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皆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这段话对于我们读这首诗倒是颇有启发的。诗押平声韵,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绝形式,显得质朴自然,悠然舒缓,更有助于传达出诗的情韵。

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

托克马克(吉尔吉斯语Токмок/Tokmok,俄语Токмак/Tokmak)是一个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的北部的城市。

据郭沫若等学者考证,中国唐朝诗人李白可能出生在当时西域的碎叶城,也就是今日的托克马克南。李白在这里一直待到他六岁为止。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