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
sōng zhú
  • 拼 音:sōng zhú
  • 注 音:ㄙㄨㄙ ㄓ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南史·张冲传》:“ 房长渝 谓 孜 曰:‘前使君忠实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 辛氏 姑务雪寃,靡思违礼。励释憾之志,将殄雚蒲;蓄许嫁之心,则乖松竹。”
    (2).喻节操坚贞的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潜鱼择渊,高鸟候柯;赫赫三雄,并迴乾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吕向 注:“松竹,贞坚也,并比於贤人也。”

  • 基本含义
    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 详细解释
    松树和竹子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象征物。松树代表坚韧不拔、永不屈服的品质,因为它在寒冷的冬天依然翠绿欲滴;竹子则代表谦逊和坚持,因为它虽然外表柔弱,但能够屹立不倒。因此,成语“松竹”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质、坚定的道德操守和坚强的意志力。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表扬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素质。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仍然坚持原则,或者形容一个人谦虚有礼、坚持自己的信念。
  • 故事起源
    关于“松竹”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从松树和竹子的特点来解释这个成语的起源。松树和竹子作为中国文化中的象征物,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代表。因此,人们通过将松树和竹子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坚定意志。
  • 成语结构
    松竹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表示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质。
  • 例句
    1. 他的品德高尚,像松竹一样坚定不移。2. 她谦虚有礼,真是一个松竹之士。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松树和竹子的形象与高尚品质和道德操守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高大的松树和一根挺拔的竹子,它们代表着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坚定意志。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松树和竹子相关的成语,如“松柏之志”和“竹报平安”,可以帮助加深对松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松竹之士是我们学校的榜样。2. 初中生:他的品德高尚,值得我们学习,真是一个松竹之人。3. 高中生:在面对挑战时,我们应该像松竹一样坚定不移。4. 大学生:只有具备松竹的品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