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征
jiù zhēng
  • 拼 音:jiù zhēng
  • 注 音:ㄐㄧㄨˋ ㄓㄥ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过失的报应;灾祸应验。《书·洪范》:“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暘若。” 蔡沉 集传:“某事失,则某咎徵应。”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惧羣臣奢泰,昬迷典式,自下逼上,用速咎徵。” 唐 李邕 《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入自卧内,问以咎徵。” 严复 《<原富>按语》:“閲今而考古,格物而致知,必求真实而后已者……夫非妖祥咎徵之谓也。”

  • 基本含义
    指受到责备或惩罚。
  • 详细解释
    咎征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组组成,即“咎”和“征”。其中,“咎”指责备、过失,表示对某人的过失或错误进行指责;“征”指惩罚、处罚,表示对某人的过失或错误进行惩罚。因此,咎征的基本含义是受到责备或惩罚。
  • 使用场景
    咎征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因为错误或过失而受到责备或惩罚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组织或国家在面对错误时所遭受的后果。
  • 故事起源
    关于咎征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的记载。然而,这个成语的含义与古代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观念有关。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犯错或犯罪的人应该受到责备和惩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因此,咎征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受到责备或惩罚的情况。
  • 成语结构
    咎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他因为疏忽大意而导致了公司的损失,最终遭到了咎征。2. 政府对违法行为严肃处理,以确保社会秩序不受到咎征。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咎征”与“责备”和“惩罚”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犯了错误,然后被责备和惩罚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咎征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错误、责备和惩罚相关的成语,如“自作自受”、“因果循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被老师咎征了。2. 初中生:他因为作弊而遭到了咎征,被学校开除了。3. 高中生:他因为违反规定而受到了咎征,被禁止参加毕业典礼。4. 大学生:他因为抄袭论文而受到了咎征,被取消了学位。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咎征”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