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
wū zéi
  • 拼 音:wū zéi
  • 注 音:ㄨ ㄗㄟ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乌贼 wūzéi
    [cuttlefish;inkfish] 乌贼科(十腕目)的十腕海洋头足类软体动物,身体椭圆形而扁平,口的边缘有十只带吸盘的腕足,体内有墨囊,用以放出黑色液体掩护逃跑。介壳已退化为骨质内壳,可入药

  • 英文翻译

    1.{动} cuttlefish; inkfish

  • 详细解释

    亦作“ 乌鰂 ”。鱼名。身体椭圆而扁平。体内有囊状物能分泌黑色液体,遇到危险时放出,以掩护逃避。通称墨鱼。《初学记》卷三十引 汉 沉怀远 《南越志》:“乌贼鱼,一名河伯度事小史,常自浮水上,乌见以为死,便往啄之,乃卷取乌,故谓之乌贼。” 宋 陈昉 《颍川语小》卷下:“鰂鱼,《本草》从鱼,从则。世俗见其能吐黑沫,且‘则’‘贼’之音通,遂呼为乌贼。” 明 杨慎 《乌贼鱼赞》:“鱼有乌贼,絶脰八足……吸波噀墨,迷射水慝。” 清 周亮工 《闽小记·墨鱼》:“墨鱼,一名算袋鱼,一名乌鰂,一名海鰾鮹。”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撕乌贼鱼下酒,慷慨一通之后,他便登程去接 徐伯荪 的家属去。”

  • 基本含义
    指心黑手辣、狡诈狠毒的人。
  • 详细解释
    乌贼,又称章鱼,是一种智慧而狡猾的海洋生物。成语“乌贼”比喻人心黑手辣、狡诈狠毒,形容其为非常狡猾的人。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那些心思极其阴险、手段极其毒辣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政治斗争中的阴谋家、商业竞争中的狡猾对手等。
  • 故事起源
    乌贼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渔民。乌贼是一种非常聪明和狡猾的海洋生物,常常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逃避捕食者的追捕。因此,人们用乌贼来比喻那些心思极其阴险、手段极其毒辣的人。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是个乌贼,总是在背后捅人一刀。2. 这个商人真是个乌贼,他总是想方设法骗取他人的财物。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乌贼的形象与狡猾、阴险的人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含有类似意义的成语,如“狐假虎威”、“蛇蝎心肠”等,以扩大对于形容狡诈狠毒人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个乌贼,总是偷别人的零食。初中生:她真是个乌贼,总是在考试时作弊。高中生:这个政客真是个乌贼,总是玩阴谋诡计。大学生:这个商人是个乌贼,总是欺骗顾客获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