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戆
kuáng gàng
  • 拼 音:kuáng gàng
  • 注 音:ㄎㄨㄤˊ ㄍㄤ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狂妄戆直。《后汉书·李云传》:“ 李云 野泽愚儒, 杜众 郡中小吏,出於狂戇,不足加罪。”《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元年》:“ 闢 狂戇书生,取之如拾芥耳!” 郑观应 《盛世危言·自序》:“自知愤激之词,不免狂戇僭越之罪。”

  • 基本含义
    形容人行为粗鲁、愚蠢,举止狂妄、傲慢。
  • 详细解释
    狂戆是由“狂”和“戆”两个字组成的,其中,“狂”表示疯狂、狂妄,形容人行为不受理智控制;“戆”表示愚笨、愚蠢,形容人思维迟钝、不聪明。狂戆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行为粗鲁、愚蠢,举止傲慢、狂妄的形象。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举止不礼貌、粗鲁,或者思维迟钝、愚蠢等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自以为是、不顾他人感受的人。
  • 故事起源
    狂戆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无具体故事,但它的形象描绘了一种行为举止粗鲁、不聪明的人,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礼貌和智慧的重视。
  • 成语结构
    狂戆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之间没有特定的顺序,但通常是以“狂”开头。
  • 例句
    1. 他的举止粗鲁无礼,真是狂戆到了极点。2. 这个人嘴里说的话都是些狂戆之言,根本不值得听。3. 别和他争辩了,他太狂戆了,永远不会听进去别人的意见。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狂戆这个成语与一个形象形容相对的人联系起来,例如,一个举止温文尔雅、聪明智慧的人,用来对比和强调狂戆这种不好的行为举止。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与狂戆相关的成语,例如“狂傲不逊”、“戆直无礼”等,以扩展对于人行为举止的理解和描述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课堂上大声嚷嚷,真是太狂戆了!2. 初中生:他对老师态度很不尊重,真是个狂戆的人。3. 高中生:他的行为举止粗鲁无礼,简直就是一个狂戆不堪的家伙。4. 大学生:他自以为是,总是对别人不屑一顾,真是太狂戆了。5. 成年人:这个人的言行举止真是狂戆到了极点,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