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姑娘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现代女人学习男人的最爱

    田螺姑娘,福州民间传说人物。原出《搜神后记》: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

    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险以归,贮甕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人为者。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 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邻人笑曰:“卿已自取妇,密著室中炊爨,而言吾为之炊耶?” 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甕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甕所视螺,但见女。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甕中,不能得去,答曰: “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不可乏。 ”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乡人以女妻之。后仕至令长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

  • 基本含义
    比喻贫苦的农村姑娘。
  • 详细解释
    田螺姑娘是一个形象化的成语,用来形容出身贫苦、生活艰辛的农村姑娘。这个成语中的“田螺”指的是一种生活在水里、外形平凡的小动物,而“姑娘”则代表着年轻的女性。通过将田螺和姑娘联系在一起,暗示了农村姑娘与田螺相似,都是生活在贫困环境下的普通人。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农村长大、生活条件较差的女孩子,强调她们的坚强、勤劳和朴实。也可以用于比喻其他领域中的贫苦、朴实的人。
  • 故事起源
    关于田螺姑娘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确,但据说这个成语源于中国民间故事。故事中的田螺姑娘代表了贫困的农村女孩,她们通过勤劳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克服了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 成语结构
    田螺姑娘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名词组成。
  • 例句
    1. 她是一个田螺姑娘,从小就过着艰苦的生活。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奋斗,田螺姑娘也能变成凤凰。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田螺姑娘的形象与农村贫困环境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生动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了解中国农村的生活和农村女孩的成长经历,进一步理解和体会田螺姑娘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附近有个田螺姑娘,每天都要帮父母干很多活。2. 初中生:她是一个田螺姑娘,但她有着坚强的意志,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3. 高中生:这个故事中的田螺姑娘给了我很多启示,不管环境如何,只要努力奋斗,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