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灯蛾
pū dēng é
  • 拼 音:pū dēng é
  • 注 音:ㄆㄨ ㄉㄥ 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谷蛾。亦为蛾类统称。《四游记·吉芝陀圣母在肖家庄》:“我自思不免摇身一变,变做一个扑灯蛾。”

  • 基本含义
    指人盲目追求光明而不顾危险,不自量力,不知变通。
  • 详细解释
    扑灯蛾是由“扑灯”和“蛾”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扑灯指的是蛾子被灯光吸引而扑向灯光,最终会被灯火烧伤甚至死亡。蛾子盲目地追求灯光,不顾自身的安危。因此,扑灯蛾这个成语比喻人们盲目追求光明而不顾危险,不自量力,不知变通。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盲目追求目标,不顾一切后果的人。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盲目追求,要理智思考,量力而行。
  • 故事起源
    扑灯蛾的故事起源于《庄子·外物》。庄子讲述了一个蛾子被灯光吸引被烧死的故事,用来比喻人们盲目追求光明而不顾危险的行为。
  • 成语结构
    主语+动词+宾语
  • 例句
    1. 他是个扑灯蛾,总是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2. 这个项目需要量力而行,不要像个扑灯蛾一样盲目追求。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蛾子扑向灯光的画面与盲目追求光明的行为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庄子的《外物》一章,了解更多关于扑灯蛾的故事和寓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扑灯蛾,总是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2. 初中生:她像个扑灯蛾一样,为了追求名利不顾一切。3. 高中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避免成为扑灯蛾,要理智思考,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