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儆
kòu jǐng
  • 拼 音:kòu jǐng
  • 注 音:ㄎㄡˋ ㄐㄧㄥ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同“ 寇警 ”。《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自 零昌 、 狼莫 死后,诸 羌 瓦解, 三辅 、 益州 无復寇儆。”

  • 基本含义
    警惕盗贼,防备敌人。
  • 详细解释
    寇儆是一个古代成语,寇指盗贼或敌人,儆指警惕或警戒。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防备盗贼或敌人的侵袭。
  • 使用场景
    寇儆可以用于提醒人们在各种情况下保持警惕,警戒可能的危险。它可以用于描述个人、团体或国家在面对潜在威胁时应采取的态度和行动。
  • 故事起源
    寇儆最早出现在《汉书·刘向传》中,该书是中国历史学家班固所写的一部记述汉朝历史的著作。寇儆的故事起源于刘向与他的朋友们在汉朝时期的一次讨论中。刘向认为,人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以防止盗贼或敌人的袭击。
  • 成语结构
    寇儆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寇”是名词,指盗贼或敌人;“儆”是动词,指警惕或警戒。
  • 例句
    1. 我们要时刻保持寇儆的态度,不给盗贼或敌人可乘之机。2. 在网络时代,我们更需要寇儆意识,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3. 这个国家已经学会了寇儆,不再容忍任何对其安全的威胁。
  •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可以使用联想法。可以将寇儆联想为一位警惕的守卫,时刻保持警戒,以防盗贼或敌人的侵袭。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寇儆相关的成语,例如寇盗异路、儆戒之心等。这些成语都与保持警惕、防备敌人有关,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寇儆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要寇儆,不让坏人进到我们家里。2. 初中生:在网络上,我们要时刻保持寇儆,不给黑客可乘之机。3. 高中生: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要具备寇儆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