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懑
kǎi mèn
  • 拼 音:kǎi mèn
  • 注 音:ㄎㄞˇ ㄇㄣ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愤慨。《宋书·南郡王义宣传》:“临书慨懣,不识次第。”

  • 基本含义
    形容内心悲愤不平,心情沉重、烦闷。
  • 详细解释
    慨懑是由“慨”和“懑”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慨指悲愤、痛心,懑指忧愁、沮丧。慨懑指内心悲愤不平,心情沉重、烦闷。
  • 使用场景
    慨懑常用于形容对不公正、不公平的事物感到悲愤不平的心情。可以用于描述对社会现象、个人遭遇或不公平待遇等的不满和沮丧。
  • 故事起源
    《左传·宣公二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鲁国大夫公叔文子因为公事不得不离开家乡,心情沉重,感到悲愤不平,于是用“慨懑”来形容他的心情。
  • 成语结构
    慨懑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
  • 例句
    1. 他对社会不公的现象感到慨懑不已。2. 面对个人遭遇的不公平,她内心慨懑难平。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慨懑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面对不公平待遇时的心情,感受内心的悲愤和沮丧,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或者观看电影、电视剧等来进一步了解和运用慨懑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看到别人欺负弱小的动物,我感到慨懑不已。初中生:面对班级不公平的评比,我心中充满了慨懑。高中生:看到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我内心慨懑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