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柏异心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hú bǎi yì xīn ㄓㄨˊ ㄅㄞˇ ㄧˋ ㄒㄧㄣ

    竹柏异心(竹柏異心) 

    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楚辞·东方朔<七谏·初放>》:“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王逸 注:“竹心空, 屈原 自喻志通达也;柏心实,以喻君闇塞也。言己性达道德,而君闭塞,其志不合,若竹柏之异心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张衡 通赡, 蔡邕 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是则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也。”

  • 基本含义
    指竹子和柏树的心思不一样,比喻人心不同,立场不同。
  • 详细解释
    竹柏异心是由“竹”和“柏”两个物种组成的成语。竹子生长在山野之间,柔韧而坚强,代表了忍耐和坚持;而柏树则生长在高山之巅,挺拔而高傲,代表了坚定和自信。竹柏异心的意思是指竹子和柏树的心思不一样,比喻人心不同,立场不同。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们的立场、观点、意见等不一致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分歧、团队合作中的意见不合等。
  • 故事起源
    关于竹柏异心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通过对竹子和柏树的特点进行类比来理解其含义。
  • 成语结构
    竹柏异心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竹”、“柏”和“异心”。其中,“竹”和“柏”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植物,而“异心”表示心思不同。
  • 例句
    1. 他们两个人竹柏异心,从来都无法达成共识。2. 在团队合作中,竹柏异心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善于沟通和协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竹子和柏树的特点来记忆这个成语。竹子象征着忍耐和坚持,而柏树则象征着坚定和自信。可以想象在一片竹林中,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柏树,它与周围的竹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代表了不同的心思和立场。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成语相关的其他词语或成语,如“竹篱茅舍”、“柏舟之节”等。同时,还可以了解竹子和柏树的特点和用途,以及与它们相关的文化和传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朋友和我对游戏的看法竹柏异心,所以我们经常争论。2. 初中生: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高,但同学们对学习的态度却竹柏异心。3. 高中生:班上的同学对选修课的意见不一样,我们在选课时竹柏异心。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每个成员对项目的目标和方向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竹柏异心。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竹柏异心”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