衫帽
shān mào
  • 拼 音:shān mào
  • 注 音:ㄕㄢ ㄇ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凉衫便帽。 宋 代士大夫闲居时的装束。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杜祁公 休退,居 南都 ,客至无不见,止服衫帽,尝曰:‘七十致政,可用高士服乎?’”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二:“自昔人士皆著帽,后取便於戎服。 绍兴 丙子, 魏敏肃 道弼 贰大政,一日造朝,预备衫帽,朝退,服以入堂,盖已得请矣。一时骤更衣制,力或未办,乃权宜以凉衫为礼,习以为常。 乾道 间, 王日严 内相申请,谓环一堂而围座,色皆浅素,极可憎,乞仍存紫衫,至今四十年不改。前此仕族子弟,未受官者皆衣白,今非跨马及弔慰,不敢用。”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衫帽入见》:“《唐书·李训传》:‘ 文宗 召见 训 ,以衰麤难入禁中,令戎服,号 王山人 。’《宋史·蔡挺传》:‘ 仁宗 欲知 契丹 事,召对便殿, 挺 时有父丧,听以衫帽入。’则 唐 宋 有丧者不敢假公服也。今人干謁官长,輒易青黑,与常人无异,是又 李训 之不如乎?”参阅《宋史·舆服志五》。

  • 基本含义
    指衣帽,泛指衣物。
  • 详细解释
    衫帽是由“衫”和“帽”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表示衣物或衣帽的泛指。它可以指代任何种类的衣物,包括上衣、外套、帽子等。
  • 使用场景
    衫帽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用得较少,更多地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人们的着装,或者用来形容某人的衣着整齐、得体。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由两个普通的词语组合而成,用来泛指衣物。
  • 成语结构
    衫帽是由两个单独的词语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穿着一身华丽的衫帽,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2. 这位老人衣着朴素,只穿着一身普通的衫帽。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衫帽”与“衣物”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穿着一身华丽的衣物,戴着一顶漂亮的帽子,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学习其他与衣物相关的成语,例如“衣冠楚楚”、“衣锦还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穿上漂亮的衫帽去参加舞会。2. 初中生:他的衫帽整洁干净,给人一种有礼貌的印象。3. 高中生:他穿着一身时尚的衫帽,引来了很多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