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薪
xī xīn
  • 拼 音:xī xīn
  • 注 音:ㄒㄧ ㄒㄧ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劈柴。《诗·小雅·小弁》:“伐木掎矣,析薪扦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是以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宋 邵雍 《渔樵问对》:“乃析薪烹鱼而食之,飫而论《易》。” 叶圣陶 《穷愁》:“母遂復醒,闻其子析薪声,知子已起。”
    (2).《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孔颖达 疏:“言析薪之法如之何乎?非用斧不能斫之,以兴娶妻之法如之何乎,非使媒不能得之。”后因以指作媒。《好逑传》第十三回:“何竟不闻,而乃自遣尺书为析薪之用,不亦太褻乎!”
    (3).《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施 ( 丰施 )将惧不能任其先人之禄。”后因以谓继承父业。《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论》:“ 王朗 文博富赡…… 王肃 亮直多闻,能析薪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一:“ 陈省斋 先生继其父,署守 镇江 。余代作对联云:‘守郡继先人,问 江 水长流,剩几个当年父老;析薪绵世泽,愿黄堂少住,留一枝此日甘棠。’”

  • 基本含义
    指把木材砍成小块,用于烧火取暖。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
  • 详细解释
    析薪成语来自于《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薪不尽,火不灭。”原意是指将木柴砍成小块,用于烧火取暖。后来引申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意味着要从细节、根源上着手,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 使用场景
    析薪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时需要从根本上入手,不能只看表面。比如在工作中,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的表面,而是要深入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此外,在学习中,也可以用析薪来鼓励学生要从基础知识入手,扎实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 故事起源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析薪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二年》的记载。当时,晋国国君昭公问晋国宰相郤克:“薪不尽,火不灭,何也?”郤克回答说:“古人有云:‘薪不尽,火不灭。’意思是说只要我们能够细心地砍好木柴,就能够使火持续燃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 成语结构
    析薪成语的结构是“动词 + 名词”,其中动词是“析”,名词是“薪”。
  • 例句
    1.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善于析薪,找到问题的根源。2. 学习要从基础开始,要学会析薪,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析薪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砍木柴,将木柴砍成小块,用于烧火取暖的场景。同时,也可以将“析薪”与“解决问题”这个意思进行联想,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析薪相关的成语,比如“以卵击石”、“画蛇添足”等。这些成语都有着类似的意义,都强调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在学习中善于析薪,从基础开始,才能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善于析薪,找到问题的根源。3. 高中生: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我们要善于析薪。4. 大学生:在研究问题时,我们要从根本上入手,善于析薪,找到问题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