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
sān jìn
  • 拼 音:sān jìn
  • 注 音:ㄙㄢ ㄐㄧㄣ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战国 时 赵 、 韩 、 魏 三国的合称。 赵氏 、 韩氏 、 魏氏 原为 晋国 大夫, 战国 初,分 晋 各立为国,故称。其地约当今之 山西省 及 河南省 中部、北部, 河北省 南部、中部。后“三晋”又为 山西省 别称。《战国策·赵策一》:“三 晋 合而 秦 弱,三 晋 离而 秦 强,此天下之所明也。”《史记·燕召公世家》:“ 孝公 十二年, 韩 、 赵 、 魏 灭 智伯 ,分其地。 三晋 强。” 唐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诗:“ 三晋 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明 于谦 《暑月将自太行巡汴》诗:“ 三晋 衝寒到, 中州 冒暑回。” 陈去病 《自阳高县抵大同》诗:“云軿飞处射晴光, 三晋 云山接大荒。”

  • 基本含义
    指山西、山东、河北三个地方。
  • 详细解释
    三晋是指中国的山西、山东和河北三个省份,这三个地方在历史上都是中国的重要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成语“三晋”常用来代指这三个地方,强调它们的共同特点和重要地位。
  • 使用场景
    在正式场合或学术讨论中,可以使用成语“三晋”来指代山西、山东和河北三个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深厚或经济发展较为突出。
  • 故事起源
    成语“三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在古代,山西、山东和河北三个地方都是中国的重要政治和文化中心,所以人们用“三晋”来代指这三个地方,表达它们的重要地位。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前一个字是“三”,表示数量;后一个字是“晋”,表示地方的名字。
  • 例句
    1. 他的家族在三晋地区有很深厚的根基。2. 这个展览展示了三晋地区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三晋”。可以想象三个人站在山西、山东和河北三个地方,代表着这三个地方的重要性和地位。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山西、山东和河北三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信息,以及这些地方的名胜古迹和特色美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想去三晋地区旅游,看看那里有什么有趣的地方。2. 初中生:三晋地区是中国的重要文化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3. 高中生:学习三晋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和变迁。4. 大学生:我计划去三晋地区实习,体验当地的文化氛围和经济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