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图
kuāng lú tú
  • 拼 音:kuāng lú tú
  • 注 音:ㄎㄨㄤ ㄌㄨˊ ㄊ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中国画。五代荆浩作。绢本立轴。水墨。画面为全景山水,立式构图。中央高峰挺立,左右层峦错落,磴道沿悬崖盘旋而上。瀑布缕缕,扶摇而落。下有寒汀野水,村舍农屋。笔墨皴染兼备,滋润浑厚。

  • 基本含义
    指纠正错误,修正过失,改正偏差。
  • 详细解释
    匡庐图源自《左传·昭公十一年》:“昭公使匡庐图乃文公。”匡庐图中的“匡”是指纠正,矫正;“庐”是指庐舍,即指住所;“图”是指图画,即指图谋。成语的含义是通过修正和改正来纠正错误和偏差,达到改进的目的。
  •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来形容纠正错误、改正过失、修正偏差的行为。例如,当某人在工作中犯了错误,可以对其说:“你需要匡庐图,改正你的错误。”
  • 故事起源
    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当时,昭公派遣匡庐图去参见文公,目的是希望通过改正和修正来纠正国家的错误和偏差,实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 成语结构
    成语“匡庐图”由三个字组成,每个字的意义和发音如上所示。
  • 例句
    1. 他通过匡庐图,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最终取得了成功。2. 领导对员工的错误进行了匡庐图,帮助他们改正了过失。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匡庐图”与纠正错误的行为联系起来,通过反复使用和理解,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匡扶正义”、“庐山真面目”等,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通过匡庐图,帮助我改正了写字的错误。2. 初中生:我们班长总是通过匡庐图,帮助我们纠正学习上的偏差。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匡庐图,帮助我们改正了学习方法上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