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馔一口
shí zhuàn yī kǒu
  • 拼 音:shí zhuàn yī kǒu
  • 注 音:ㄕㄧˊ ㄓㄨㄢˋ ㄧ ㄎㄡ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北齐 彭城王 高浟 为政清廉的故事。 浟 曾为 沧州 刺史,为政严察,部内肃然。 天保 四年,征为侍中,离任时,人吏送别悲号。父老数百人相率具馔曰:“自殿下至来五载,人不识吏,吏不欺人,百姓有识已来,始逢今化。殿下唯饮此乡水,未食此乡食,聊献疏薄。” 浟 重其意,为食一口。。事见《北齐书·彭城王浟传》。后遂用作典故,以“食饌一口”形容为政清廉。 清 张岱 《夜航船·政事·清廉》有“食饌一口”。

  • 基本含义
    指吃饭时只吃一口,形容对食物的态度谦虚,不贪心。
  • 详细解释
    成语“食馔一口”源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秦始皇巡游至巴蜀地区时,遭遇饥荒,民众不得不将饭菜分给他和随行的官员。秦始皇却只吃了一口,将剩下的食物分给了随行的官员,表达了他对百姓困境的关心和对官员的要求谦虚。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对待食物态度谦虚,不贪心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比喻在分配资源或权益时,自己先退让,让他人先得到。
  • 故事起源
    秦始皇巡游至巴蜀地区时,遭遇饥荒,民众不得不将饭菜分给他和随行的官员。秦始皇却只吃了一口,将剩下的食物分给了随行的官员。这个故事传承至今,成为了成语“食馔一口”的起源。
  • 成语结构
    食:吃;馔:饭菜;一:一个;口:咬一口。
  • 例句
    1. 他平时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简单,每顿饭都食馔一口。2. 在宴会上,他总是食馔一口,将美食让给别人。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食馔一口”与秦始皇巡游至巴蜀地区时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秦始皇只吃了一口饭菜,将剩下的食物分给了官员,表达了他对百姓困境的关心和对官员的要求谦虚的形象。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食物相关的成语,如“食不甘味”、“食而不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次吃饭都会食馔一口,不浪费食物。2. 初中生:他对待功课就像食馔一口,不贪心,一次只专注于一门科目。3. 高中生:面对考试中的难题,他能够食馔一口,不急于求解,先思考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