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讋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攝讋
  • 基本解释

    恐惧。《汉书·霍去病传》:“票骑将军率戎士隃 乌盭 ,讨 遫濮 ,涉 狐奴 ,歷五王国,輜重人众摄讋者弗取,几获单于子。” 颜师古 注:“摄讋,谓振动失志气。”按,《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作“慑慴”。

  • 基本含义
    控制、约束
  • 详细解释
    摄讋是指用手腕力量控制住、限制住。形容人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行为,不随意放纵。
  •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能够自我约束,不过分追求个人享受,有自制力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管理者对下属进行约束,控制他们的行为。
  • 故事起源
    《论语·为政篇》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孔子的学生曾子问他什么是“摄讋”。孔子回答说:“君子有终身之忧,民有终身之患。”意思是君子应该时刻担心国家的安危,而百姓也应该时刻担心自己的生活问题。所以,君子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能随意放纵。
  • 成语结构
    摄讋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很懂得摄讋自己的欲望,不会过度追求享受。2. 作为一个好老师,他能够摄讋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用手腕力量控制住自己,不随意放纵。还可以通过和“约束”、“控制”等词语进行联系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和控制、约束相关的成语,如“克己奉公”、“自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摄讋自己,不乱吃零食。2. 初中生:学习的时候要摄讋自己,不被手机和电视机分散注意力。3. 高中生:面对诱惑,要摄讋自己,不参与不良行为。4. 大学生:要摄讋自己的欲望,不随意花钱购物。5. 成年人:工作中要摄讋自己的情绪,不因小事而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