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资
shàng zī
  • 拼 音:shàng zī
  • 注 音:ㄕㄤˋ ㄗ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唐 代酬功的最高一等,叫上资。《新唐书·百官志一》:“凡酬功之等:见任、前资、常选、曰上资;文武散官、卫官、勋官五品以上,曰次资;五品以上子孙,上柱国、柱国子,勋官六品以下,曰下资;白丁、卫士,曰无资。”

  •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资质或才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 详细解释
    上资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资质或才能非常高超,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的能力非常出众,超过了一般人的水平。
  • 使用场景
    上资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才能或资质非常出色,可以用来形容各个领域的人才。比如,可以用来赞扬一个音乐家的演奏技巧非常高超,或者赞美一个画家的绘画才华非常突出。
  • 故事起源
    上资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故事中,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季康子问左丘明,为什么他的儿子季文子的才能非常出众。左丘明回答说:“季文子上资,能为国家出谋划策。”这个故事中的“上资”一词被后来的人们引用,并成为了一个形容词性成语。
  • 成语结构
    上资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上”是动词,表示达到或超过的意思,“资”是名词,表示才能或资质。
  • 例句
    1. 他在音乐方面上资,是个出色的小提琴手。2. 这位画家的绘画技巧非常上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上资这个成语:将“上资”拆分为“上”和“资”,“上”表示达到或超过,而“资”表示才能或资质。可以通过将两个字的含义结合起来,想象一个人的才能或资质像火箭一样升到了很高的位置,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才能或资质相关的成语,如“出类拔萃”、“超群绝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学习很努力,数学成绩上资,经常拿到全班第一名。2. 初中生:她是我们学校的篮球队队长,篮球技术非常上资,每次比赛都能为我们队贡献很多分数。3. 高中生:他是个多才多艺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上资,还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并在音乐方面有很高的造诣。4. 大学生:这位同学在科研方面上资,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成为了学术界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