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殍
jī piǎo
  • 拼 音:jī piǎo
  • 注 音:ㄐㄧ ㄆㄧ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飢莩 ”。1.极其飢饿。《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漂薄风波,絶粮茹草,飢殍荐臻,死者大半。”
    (2).饿死者。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李桢像赞》:“ 正德 五年, 关 下大水,飢莩载涂。” 郭沫若 《蜩螗集·司派狂》:“同是中华好儿女,谁宁飢莩倒路旁?”
    极其飢饿。饥,通“ 飢 ”。《旧唐书·德宗纪上》:“本其所以,罪实在予,万姓何辜,重罹饥殍。”

  • 基本含义
    饥饿和死亡的人。形容人民生活极度困苦,生活无法维持。
  • 详细解释
    饥殍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饥”指的是饥饿,而“殍”指的是死亡的人。饥殍一词形容人民生活极度困苦,生活无法维持,人们因为饥饿而死亡。
  • 使用场景
    饥殍一词多用于描述战乱、自然灾害或经济困难等情况下人民生活的悲惨状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在某个时期遭受严重困难,人们生活贫困,甚至饿死的情况。
  • 故事起源
    饥殍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四年》中,原文是“殍死者,饥殍也”。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76年,当时周朝的周僖王在位。周僖王统治时期,国家遭受了连年的灾荒,人民生活异常困苦,许多人因为饥饿而死亡。这段历史事件成为了“饥殍”一词的来源。
  • 成语结构
    饥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在那个时期,人们生活在饥殍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和水。2. 这个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人们生活在饥殍之中,饥饿和死亡无法避免。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饥殍”两个字联想到饥饿和死亡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饥饿而死亡,形象地描绘出饥殍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饥饿和困苦相关的成语,例如“饿虎扑食”、“穷途末路”等,可以帮助扩展对这些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关于饥殍的故事,我感到很难过。2. 初中生: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让我们的国家再次陷入饥殍的境地。3. 高中生: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饥殍,这让我们明白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是国家的重要责任。4. 大学生及以上:饥殍是一个令人心痛的词语,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仍有许多人生活在饥饿和贫困中。希望这个关于“饥殍”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