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渫
lòu xiè
  • 拼 音:lòu xiè
  • 注 音:ㄌㄡˋ ㄒㄧㄝ 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粗陋污秽。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既威仪亏替,言辞漏渫。虽恃 平原 养士之懿,愧无 毛遂 燿颖之才。”

  • 基本含义
    指泄露秘密或不守信用。
  • 详细解释
    漏渫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漏指泄露,渫指洩露。漏渫的基本意思是指泄露秘密或不守信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不守信用,泄露秘密,违背承诺等行为。
  • 使用场景
    漏渫这个成语可以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使用。例如,当你想形容一个人不守信用,泄露秘密或违背承诺时,可以使用漏渫来表达这个意思。
  • 故事起源
    漏渫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的国王聘请了一位很有才华的大臣。这位大臣在国王的重要会议上发表了一些重要的决策意见,但很快这些意见就被泄露出去了。国王很生气,怀疑是这位大臣泄露了秘密。于是,国王决定进行一次测试。他故意泄露了一个假消息给这位大臣,然后观察结果。结果,这个假消息很快就被传出去了。国王得出结论,这位大臣确实是一个漏渫的人,不能信任。从此以后,人们就用漏渫来形容不守信用,泄露秘密的行为。
  • 成语结构
    漏渫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漏”和动词“渫”组成。其中,“漏”表示泄露,洩露;“渫”表示洩露。两个动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表示泄露秘密或不守信用的成语。
  • 例句
    1. 他是一个漏渫的人,不能相信他的承诺。2. 这个公司的商业机密被漏渫了,导致了重大损失。3. 他因为漏渫了国家机密被判刑。
  • 记忆技巧
    要记住漏渫这个成语,可以联想“漏”字的形状,它像一个漏斗,表示泄露。而“渫”字的发音和“泄”字的发音相似,也可以帮助记忆。可以将这两个字形象地联想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漏渫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之相关的成语,如“泄漏天机”、“不守信用”等。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守信用,经常漏渫我们的秘密。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不能漏渫考试的答案。3. 高中生:政府机构要严格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不能发生漏渫的情况。4. 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守信用,不能漏渫组织的秘密。5. 成年人:在工作中,泄露商业机密是一种不守信用的行为,要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