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璞
jīng pú
  • 拼 音:jīng pú
  • 注 音:ㄐㄧㄥ ㄆ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指 楚 人 卞和 从 荆山 得的未经雕琢的璞玉。 晋 傅玄 《傅子·阙题》:“必得 崑山 之玉而后宝,则 荆 璞无夜光之美;必须南国之珠而后珍,则 随侯 无明月之称。” 唐 张惟俭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诗:“自将 荆 璞比,不与 郑环 同。”
    (2).比喻具有美好资质的人才。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承侔 卞和 ,质非 荆 璞。”《晋书·戴邈传》:“又贵游之子……不及盛年,讲肄道义,使明珠加磨莹之功, 荆 璞发採琢之荣,不亦良可惜乎!”

  • 基本含义
    指粗糙的宝石或粗陋的艺术品。比喻原始而未加工的材料或粗糙的作品。
  • 详细解释
    荆璞是由荆和璞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荆是指一种原始的玉石,璞是指未经琢磨的宝石。荆璞形容原始的、未经加工的材料或作品,粗糙而没有经过雕琢。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原始的、未经加工的事物,也可以用来形容粗糙的艺术作品或初学者的作品。
  • 故事起源
    荆璞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的一则故事中。故事讲述了孔子的弟子颜回在一次比试中,用荆璞来比喻自己的才华。他说自己就像一块荆璞,虽然外表粗糙,但内在蕴藏着无限的潜力。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形容原始的、未经加工的材料或作品。
  • 成语结构
    荆璞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
  • 例句
    1. 这件艺术品虽然荆璞,但蕴含着无限的美丽。2. 他的想法还只是一块荆璞,需要进一步的雕琢。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荆璞形象地想象成一块原始的、未经加工的玉石,表面粗糙,但内在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可以通过与宝石或艺术品相关的图片、故事等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艺术、文化、宝石等相关的知识,了解不同材料和作品的加工过程,以及宝石的分类和特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块草地就像一块荆璞,我们可以在上面发现各种小动物。2. 初中生:这篇文章虽然荆璞,但是作者的思想却很深刻。3. 高中生:他的绘画作品虽然荆璞,但是能够感受到他的个人风格。4. 大学生:这个创意虽然还只是一块荆璞,但我相信它有巨大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