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才
wáng zuǒ cái
  • 拼 音:wáng zuǒ cái
  • 注 音:ㄨㄤˊ ㄗㄨㄛˇ ㄘㄞ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 三国 魏 曹植 《薤露行》:“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羣。” 唐 孟浩然 《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诗:“吾观《鷦鷯赋》,君负王佐才。” 明 乔世宁 《何先生传》:“及读《何子》十二篇,又叹有王佐才。”
    (2).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人才。《后汉书·王允传》:“ 郭林宗 尝见 允 而奇之,曰:‘ 王生 一日千里,王佐才也。’” 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夫子王佐才,而今復谁论?” 清 凌扬藻 《蠡勺编·李长源近张子房》:“ 漳浦 蓝玉霖 曰:‘ 李泌 ,王佐才也。’”

  • 基本含义
    指能够辅佐国家治理、有才能的人。
  • 详细解释
    王佐才源自于古代中国的历史典故。王佐即指国君,才指才能。成语意为能够辅佐国家治理、有才能的人。形容人才出众,有能力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有才华、能力出众的人,也可用于赞美和鼓励他人。
  • 故事起源
    王佐才的典故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公元前548年,鲁国国君鲁襄公因为鲁国内乱,国家治理困难。当时有一位名叫子路的大臣,他有过人的才能和智慧,被人称为“王佐才”。子路帮助鲁襄公处理政务,最终使得鲁国恢复了安定和繁荣。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王佐”和“才”两个词组成。
  • 例句
    1. 他在公司的表现非常出色,真是一位王佐才。2. 这位科学家被誉为当代的王佐才,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王佐才”成语中的“王佐”和“才”两个词,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国君需要有才能的人来辅佐治理国家,这样就能理解成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才能和能力有关的成语,如“才高八斗”、“负荆请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位王佐才,为国家做出贡献。2. 初中生:他在班级中的表现非常出色,真是一位王佐才。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被誉为当代的王佐才,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4. 大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王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