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巵
lǔ zhī
  • 拼 音:lǔ zhī
  • 注 音:ㄌㄨˇ ㄓ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即欹器。

  • 基本含义
    指某人对待别人非常客气、殷勤。
  • 详细解释
    鲁巵一词源于《论语·子罕篇》中的一句话:“鲁人为长者宴,杖者舄庐。”其中,“鲁人”指鲁国的人,“长者”指年长的人,“宴”指宴请,“杖者舄庐”意为拿着杖子、穿着木屐。这句话的意思是鲁国人对待年长的人非常恭敬,非常殷勤。
  • 使用场景
    鲁巵常用于形容某人对待别人非常客气、殷勤的场景。比如,当你看到一个人对待长辈非常有礼貌、周到时,可以说他鲁巵有加。
  • 故事起源
    《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是孔子弟子子罕的一次见闻。当时,鲁国人举办宴会,年长的人被特别礼遇,被称为“长者”。而为了表示对长者的尊敬,鲁国人会穿着木屐,拿着杖子来接待他们。这个场景成为了“鲁巵”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鲁巵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鲁”,读音为“lǔ”,表示鲁国;第二个字是“巵”,读音为“jī”,表示对待别人非常客气、殷勤。
  • 例句
    1. 他对长辈非常鲁巵有加,总是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待长辈要鲁巵有加,尊重长辈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鲁巵”这个成语拆分为两个部分,“鲁”和“巵”。可以将“鲁”字与“鲁国”联系起来,鲁国人对待长者非常恭敬,表示他们非常鲁巵。而“巵”字可以与“殷勤”联系起来,表示对待别人非常客气、殷勤。通过这样的联系,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同时,你也可以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来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成语的使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老师鲁巵有加,每天都会帮助老师整理教室。2. 初中生:他对同学鲁巵有加,经常主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3. 高中生:在学校里,对待老师要鲁巵有加,尊重老师是我们的义务。4. 大学生:在社会中,我们应该对待长辈鲁巵有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