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首异处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shēn shǒu yì chù ㄕㄣ ㄕㄡˇ ㄧˋ ㄔㄨˋ

    身首异处(身首異處) 

    身体和头颅分在不同地方。指被杀头。《北齐书·王琳传》:“身首异处,有足悲者。” 宋 陆游 《条对状》:“伏睹律文,罪虽甚重,不过处斩。盖以身首异处,自是极刑,惩恶之方,何以加此。”《水浒传》第一一○回:“如今身首异处,又连累了若干家属。”亦作“ 身首异地 ”。 郭沫若 《一只手》四:“假使人一不注意,一甩挂着了它们,那不是断手折臂,便是要使你身首异地的。”《天安门诗抄·警告丑类》:“丑类敢越雷池,小心身首异地。”

  • 基本含义
    指人被杀后,身体的各个部分被分散到不同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被分割、分散到不同的地方。
  • 详细解释
    成语“身首异处”源自于古代刑罚,指被杀后,尸体的不同部位被分割并分散到不同的地方,以示惩罚。在现代使用中,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被分割、分散到不同的地方,或者指人被击败、灭亡,丧失了统一、完整的状态。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在团队合作中,各个成员分散行动,没有统一的目标或协调一致的行动。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组织或团体被分裂、瓦解,失去了统一的力量。
  • 故事起源
    成语“身首异处”最早出现在《史记·韩非子列传》中。相传,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主张法治、重视统一和集权。有一次,韩非子去拜访了齐国的君主,但是他的行为引起了齐国的一些官员的不满。这些官员联合起来,将韩非子杀害,并将他的身体分割,分别埋葬在不同的地方,以示惩罚。这个故事成为了成语“身首异处”的起源。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身”、“首”、“异”、“处”。
  • 例句
    1. 这个项目的团队成员各自为政,完全身首异处。2. 经过多年的战乱,这个国家已经身首异处,失去了统一的力量。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身首异处”这个成语拆解成四个部分记忆,例如,“身”可以联想到人的身体,“首”可以联想到人的头部,“异”可以联想到不同的地方,“处”可以联想到位置。通过将这些关键词联想起来,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分裂、瓦解相关的成语,例如“四分五裂”、“支离破碎”等,可以帮助扩展对“身首异处”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学习小组没有统一的计划,每个人都在身首异处。2. 初中生:这个国家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各个政党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身首异处。3. 高中生:这个公司的管理层内部争斗激烈,各自为政,导致整个公司身首异处。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不与他人协调一致,那么整个团队就会身首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