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上建瓴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含义
    形容房屋上建有水塔或亭子,高高在上的样子。
  • 详细解释
    屋上建瓴比喻人处于高位,傲视一切,不可一世。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自我感觉良好,自命不凡,高高在上的态度。
  • 故事起源
    《后汉书·杨震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杨震被任命为官后,他的家人在屋顶上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装饰屋顶,以显示杨震的高位。后来,人们就用“屋上建瓴”来形容人处于高位,傲视一切的态度。
  • 成语结构
    屋上建瓴的结构是“名词 + 动词 + 名词”。
  • 例句
    1. 他自从当上了总经理,就屋上建瓴,对下属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傲慢了。2. 这个小孩屋上建瓴,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想象一个人站在屋顶上,高高在上地建起了一个水塔或亭子,以显示他的高位和傲视一切的态度。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傲慢、自大相关的成语,如“目中无人”、“高高在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考了满分,就屋上建瓴地对同学们炫耀。2. 初中生:她成为了班长后,就屋上建瓴,对同学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了。3. 高中生:他考上了重点大学,变得屋上建瓴,对其他学校的同学有些看不起。4. 大学生:他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力后,开始屋上建瓴,对其他人的观点持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