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庙
qǐn miào
  • 拼 音:qǐn miào
  • 注 音:ㄑㄧㄣˇ ㄇㄧ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古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诗·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礼记·月令》:“寝庙毕备。” 郑玄 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 孔颖达 疏:“庙是接神之处,其处尊,故在前,寝,衣冠所藏之处,对庙为卑,故在后。但庙制有东西厢,有序墙,寝制唯室而已。故《释宫》云‘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是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先帝园陵寝庙,羣臣莫习。” 章炳麟 《訄书·订文》:“五世之庙,可以观怪, 禹 之铸鼎而为离鬽, 屈原 之观 楚 寝庙而作《天问》。”
    (2).住宅和宗庙。有时亦泛指住宅。《诗·大雅·崧高》:“有俶其城,寝庙既成。” 孔颖达 疏:“寝,人所处,庙神亦有寝,但此宜揔据人神,不应独言庙事,故以为人寝也。”《左传·襄公四年》:“经起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於寝庙,畏人故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经言寝庙,多指宗庙言之,此寝庙则指人之寝室言之,寝室为人之所居,故鼠不敢穴。”

  • 基本含义
    比喻官员不务正业,只顾睡觉和享乐。
  • 详细解释
    寝庙是由“寝”和“庙”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寝指睡觉,庙指神庙。寝庙的意思是官员将自己的官职当成神庙一样,只顾享乐和睡觉,不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懒散无为的官员,形容他们不负责任,只顾享乐而不履行职责。
  • 故事起源
    寝庙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官员。据说,唐朝时期,有一位官员名叫李白,他在任职期间非常懒散,只顾睡觉和享乐,不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他将自己的官职当成了神庙一样,不把工作当一回事。因此,人们用“寝庙”来形容那些像李白一样不务正业的官员。
  • 成语结构
    寝庙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
  • 例句
    1. 这位官员一天到晚只顾睡觉和玩乐,真是个寝庙之官。2. 不要成为一个寝庙之人,应该努力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官员躺在庙里睡觉和享乐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寝食难安”和“寝苫枕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成为一个寝庙之人,我要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2. 初中生:那个官员整天只顾享乐,真是个寝庙之官,不值得我们尊敬。3. 高中生:这位官员被揭发为寝庙之人,他的懒散无为让人们非常失望。4. 大学生:我们不能成为寝庙之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