逦迤
lǐ yǐ
  • 拼 音:lǐ yǐ
  • 注 音:ㄌㄧˇ 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逦迤 lǐyǐ
    [(of mountains,sand dunes,etc.) sprawling out in all directions] 屈曲相连的样子

  • 详细解释

    亦作“ 邐迆 ”。 1.曲折连绵貌。《后汉书·舆服志下》:“术氏冠,前圆, 吴 制,差池邐迆四重。 赵武灵王 好服之。”《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夫登 东岳 者,然后知众山之邐迆也。” 刘良 注:“邐迆,小而相连貌。”一本作“ 邐迤 ”。 唐 韦应物 《澧上西斋寄诸友》诗:“清川下邐迤,茅栋上岧嶤。” 唐 元稹 《黄明府诗》:“邐迤七盘路,坡陀数丈城。” 清 厉鹗 《八月十五日同丁敬身游龙华寺》诗:“邐迆峯覆釜,参错树排薺。” 韩北屏 《伊犁河畔》:“ 赛里木湖 的南岸,一大片宽广的草原,从湖边逦迤直到 天山 脚下。”
    (2).曲折行进貌。《旧唐书·李训传》:“ 训 时愈急,邐迆入 宣政门 ,帝瞋目叱 训 。” 唐 罗衮 《至襄州寄江陵启》:“以今月十九日发 襄州 ,邐迤北去,攀涕结恋,不任下情。”《花月痕》第二回:“沙弥答应了,便随 痴珠 邐迤上 陶然亭 来。” 林纾 《游颐和园记》:“出 仁寿殿 下,逦迤趋 玉谰堂 。”

  • 基本含义
    形容曲折、蜿蜒的样子。
  • 详细解释
    逦细是由“逦”和“细”两个词组成的,其中,“逦”指的是曲折、蜿蜒的样子,“细”则表示细小、纤细。逦细一词形容事物的线条或形状曲折、蜿蜒,给人以曲线美感的感受。
  • 使用场景
    逦细一词常用于描述山脉、河流等自然景观,也可用于形容线条曲折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等。此外,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举止或思维的曲折。
  • 故事起源
    逦细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伐木》中的“逦逦林麓,猗傅其幹。”这里的“逦逦”指的是树木的枝叶纷乱、曲折的样子,“猗傅”则表示树木高大、茂密。后来,逦细一词逐渐引申为形容事物线条曲折、蜿蜒的意思。
  • 成语结构
    逦细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 例句
    1. 山路逦细,曲折蜿蜒,但风景优美。2. 这幅画的线条逦细,给人以流动的感觉。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逦细”联想为一条弯曲的绳子,绳子的曲线就像逦细一样,记忆时可以想象绳子在空中蜿蜒而行的形状。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逦细相关的成语,如“曲径通幽”、“蜿蜒曲折”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山路逦细,我们要小心前行。2. 初中生:这幅画的线条逦细,展现了艺术家的造诣。3. 高中生:她的思维逦细,常常能够看到问题的更深层次。4. 大学生:这个城市的街道逦细,仿佛迷宫一般,需要时间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