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疾
yǎng jí
  • 拼 音:yǎng jí
  • 注 音:ㄧㄤˇ ㄐ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收养残疾者。《管子·入国》:“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所谓养疾者,凡国、都皆有掌养疾,聋、盲、喑、哑、跛躄、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此之谓养疾。” 郭沫若 等集校引 俞樾 曰:“‘疾官’二字连文。‘官’,古‘馆’字。”
    (2).犹养病。《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百体之会,非酒不行。”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阿里袞 时病疡不能行,经略请留养疾。”

  • 基本含义
    指疾病不治而养着,也比喻隐藏着危险或不良因素而不加防范。
  • 详细解释
    养疾一词源自《庄子·逍遥游》:“故养疾而藏病。”意为隐藏着疾病,不加治疗。在现代使用中,除了指疾病不治而养着外,也可以用来比喻隐藏着危险或不良因素而不加防范。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个人或组织对问题或危险的不重视,不加解决或防范,以及对不良因素的放任。
  • 故事起源
    养疾一词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庄子在这篇文章中通过描述逍遥游的人的状态,引发了人们对于养疾一词的思考。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养疾为谓语动词,疾为宾语。
  • 例句
    1. 他明明知道这个问题有潜在的危险,却选择养疾不理。2. 这家公司一直在养疾,没有及时解决问题,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养疾”与“隐藏着疾病”或“不加防范”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养疾”相关的成语,如“养虎遗患”、“养痈成患”等,来扩展对于隐藏危险或不良因素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养疾不治,结果病得更重了。2. 初中生:班里有些同学养疾不治,不好好学习,将来可能会后悔。3. 高中生:政府不能养疾不理社会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4. 大学生:公司管理层的养疾态度导致了公司的衰退。5. 成年人:我们不能养疾不治,应该积极解决问题,避免潜在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