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笮
zuàn zé
  • 拼 音:zuàn zé
  • 注 音:ㄗㄨㄢˋ ㄗ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穿洞凿刻。《文选·马融<长笛赋>》:“丸挻彫琢,刻鏤钻笮。” 李善 注:“笮与凿音义同也。”
    (2).指黥刑。《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 韦昭 注:“钻,臏刑也。笮,黥刑也。”

  • 基本含义
    指人做事刁钻、狡猾、奸诈。
  • 详细解释
    钻笮是由“钻”和“笮”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钻”表示钻研、深入,也有刁钻、狡猾的意思;“笮”是指篱笆,也有狡猾、奸诈的意思。钻笮的基本意思是指人做事刁钻、狡猾、奸诈,善于钻空子,不择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 使用场景
    钻笮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耍手段的人。可以用于描述一些狡猾的人、奸诈的行为,也可以用于批评那些投机取巧、不正直的行为。
  • 故事起源
    钻笮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当时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项羽的部下范增对项羽说:“臣能使韩王无道。”项羽问他如何做到,范增回答:“臣能使韩王钻笮。”范增的意思是通过一些诡计和手段让韩王走上错误的道路,从而达到破坏韩国的目的。
  • 成语结构
    钻笮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钻”为动词,表示深入、刁钻;“笮”为宾语,表示篱笆,引申为狡猾、奸诈。
  • 例句
    1. 他太会钻笮了,总是能找到别人想不到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2. 这个商人做生意太钻笮了,总是想方设法让别人吃亏。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钻笮”联想为一个人在篱笆上钻洞,形象地表示他在做事时狡猾、奸诈的样子。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钻笮相关的成语,如“钻天坛”、“钻牛角尖”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钻笮的人,总是能找到别人不知道的办法。2. 初中生:这个人的思维很钻笮,总是想出一些奇怪的主意。3. 高中生: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真是太钻笮了。4. 大学生: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惜使用钻笮的手段,损害他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