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格
zhěn gé
  • 拼 音:zhěn gé
  • 注 音:ㄓㄣˇ ㄍ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卧于搒床上。指受酷刑。格,古时一种酷刑的刑具。《淮南子·览冥训》:“人羸车弊,泥涂至膝,相携於道,奋首於路,身枕格而死。” 高诱 注:“格,搒牀也,言收民役赋不毕者,搒之於格上,不得下,枕格而死。”

  • 基本含义
    指人的脑袋被砍下来。
  • 详细解释
    枕格是一个形象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脑袋被砍下来的情景。这个成语形象生动,意味着人被杀害或者丧失了理智,非常残忍和暴力。
  • 使用场景
    枕格一般用于形容惨烈的杀戮场面或者描述人的丧失理智的状态。在文学作品、历史记载、电影、戏剧等艺术形式中,可以用来增强戏剧效果或者表达强烈的情感。
  • 故事起源
    枕格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史记》中。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其中有一段描写项羽杀死了刘邦的母亲的情节。在这段描写中,作者用了“枕格”的形象来形容刘邦的母亲脑袋被砍下来的残忍场景。
  • 成语结构
    枕格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枕”表示枕头,第二个字“格”表示脑袋被砍下来。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这个成语的意义。
  • 例句
    1. 他的死相真是惨烈,脑袋被砍下来,真是个枕格的下场。2. 这个电影中有很多暴力场面,其中有一个人被砍下脑袋的镜头,真是个枕格的场景。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睡觉时,突然有人把他的脑袋砍下来,形成了一个非常恐怖和残忍的场景。这样的想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形象。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古代战争和历史的知识,了解古代的武器和战斗方式。还可以阅读更多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古代文化和艺术形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看到了恐怖片中的枕格场景后,晚上都不敢一个人睡觉。2. 初中生:老师讲解了枕格的意思后,同学们都感到非常震惊和恐惧。3. 高中生:在文学课上,老师用了枕格来形容小说中的一个杀人场景,大家都被吓到了。4. 大学生:在电影课上,教授展示了一部有枕格场景的电影片段,让我们感受到了暴力和残忍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