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旒
jiǔ liú
  • 拼 音:jiǔ liú
  • 注 音:ㄐㄧㄨˇ ㄌㄧ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九斿 ”。亦作“ 九游 ”。1.古代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礼记·乐记》:“龙旂九旒,天子之旌也。”《管子·小匡》:“赏服大路,龙旗九游,渠门赤旂。”《文选·张衡<东京赋>》:“云罕九斿,闟戟轇轕。” 李善 注引《说文》曰:“斿,旍施流也。”《宋书·礼志五》:“皇子为王,锡以此乘,故曰王青盖车。皆左右騑驾,五旂,旂九旒,画降龙。”
    (2).古时官冕上的九串垂珠。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九旒之冕,散耀垂文;华组之缨,从风纷紜。”《通志·器服一》:“ 唐 依 周 礼制……皇太子衮冕白珠九旒,诸臣衮冕青珠九旒。”
    (3).星名。《史记·天官书》:“三曰九游。” 张守节 正义:“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天子之兵旗,所以导军进退,亦领州列邦。”

  • 基本含义
    形容君主的威严和威力。
  • 详细解释
    九旒,古代帝王所佩的九根玉珮,象征帝王的威严和权力。成语“九旒”用来形容君主的威严和威力,表示君主统治的严肃和威风。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君主的威严和权力,也可以比喻其他人或事物的威风凛凛。
  • 故事起源
    九旒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原文为“九旒既设,无自易者”。九旒是古代帝王佩戴的九根玉珮,象征着帝王的威严和权力。因此,成语“九旒”就用来形容君主的威严和威力。
  • 成语结构
    形容词短语。
  • 例句
    1. 他身披九旒,威风凛凛地登上宝座。2. 这位将军威严凛凛,如同九旒降临。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九旒”想象成九根玉珮,佩戴在君王身上,象征着他的威严和权力。可以通过想象君王佩戴九旒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古代帝王的服饰和权力象征,以及古代中国的君主制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时身披九旒,威风凛凛的样子让我们都很敬畏。2. 初中生:这位校长举止庄重,如同九旒降临,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3. 高中生:历史书上记载,古代帝王佩戴九旒,象征着他们的统治权力和威严。4. 大学生:这位总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九旒的威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