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德
yǐn dé
  • 拼 音:yǐn dé
  • 注 音:ㄧㄣˇ ㄉ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施德于人而不为人所知,谓之“隐德”。《晋书·王湛传》:“初有隐德,人莫能知,兄弟宗族皆以为痴,其父 昶 独异焉。” 唐 韩愈 《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 顺宗皇帝 以上圣之姿,早处储副,晨昏进见,必有所陈,二十餘年,未尝懈倦,阴功隐德,利及四海。” 宋 叶适 《朝散鲍公墓志铭》:“ 梁公 铭所谓‘有隐德,东南士人器重之’者, 梁公 , 元祐 名臣也。” 清 戴名世 《先世遗事记》:“余家世孝弟力田,至 南居 府君尤多隐德,乡里称为长者。”
    (2).立志。 宋 王禹偁 《殿中丞赠户部员外郎孙府君墓志铭》:“高祖 简 ,徙居于 蔡 ,曾祖 中 ,祖 真 ,皆隐德不仕。”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二折:“祖讳 德新 ,父讳 古 ,皆隐德不仕。”

  • 基本含义
    隐藏自己的德行和品德。
  • 详细解释
    隐德是指一个人故意隐藏自己的德行和品德,不展示出来。这个成语强调了谦虚和谨慎的态度,认为人应该保持低调,不夸耀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 使用场景
    隐德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谦虚、谨慎、不自夸的行为。它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的赞扬,或者提醒自己在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时应保持低调。
  • 故事起源
    关于隐德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没有确切的记载,但隐德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重视和传承。
  • 成语结构
    隐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隐”表示隐藏、隐瞒,第二个字“德”表示品德、道德。
  • 例句
    1. 他一直隐德不夸耀自己的成就,但实际上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2. 虽然她非常有才华,但她一直隐德不骄傲自满。3. 这位领导十分低调,总是隐德不张扬自己的权力和成就。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隐德这个成语与“隐藏德行”这个词组联系起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其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德行、品德相关的成语,例如“德高望重”、“道德底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一直隐德不说自己的成就,但我知道他是最棒的。2. 初中生:我觉得一个人应该隐德不夸耀自己的优点,而是用行动影响他人。3. 高中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应该隐德不张扬自己的能力,而是踏实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