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饷
zhuǎn xiǎng
  • 拼 音:zhuǎn xiǎng
  • 注 音:ㄓㄨㄢˇ ㄒㄧㄤ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转饟 ”。运送军粮。《汉书·高帝纪上》:“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餉。” 颜师古 注:“转,运;餉,馈也。”《史记·高祖本纪》作“转饟”。《新唐书·娄师德传》:“衣皮袴,率士屯田,积穀数百万,兵以饶给,无转饟和糴之费。” 宋 叶适 《外论一》:“力强则暴师转餉,深入屠戮。” 明 李攀龙 《上朱大司空》诗:“转餉十年军国壮,朝宗万里帝图雄。” 清 冯桂芬 《崇节俭议》:“农桑废于徵呼,膏血竭于转饟。”

  • 基本含义
    转移财物或金钱以逃避责任或问题。
  • 详细解释
    转饷是一个由“转”和“饷”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转”指转移、转变,“饷”指饷银、薪水。转饷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改变财物或金钱的去向来逃避责任或问题。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些人在面对困难或责任时,通过转移财物或金钱来规避责任,不愿承担应有的义务。
  • 使用场景
    转饷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特别是在描述某些人在面临问题或责任时不负责任的行为。例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公司高层在公司经营不善时,将资金转移到其他账户,以逃避债务,或者用来形容某个政府官员在贪污受贿时转移财物以避免被发现。
  • 故事起源
    关于转饷的故事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来自中国古代的故事《智取威虎山》。故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抗日战争时期,通过转移日军的粮食和军饷来削弱敌人的战斗力。这个故事中的转移财物的行为,被后人形容为“转饷”。
  • 成语结构
    转饷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转”和名词“饷”组成。
  • 例句
    1. 他为了逃避债务,将公司的资金转饷到了海外账户。2. 这位官员在受贿之后,为了规避责任,转饷了大量财物。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转饷这个成语:1. 将“转”和“饷”这两个字分开记忆,理解其基本含义。2. 联想“转饷”与“转移债务”或“转移财物”的意义,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转饷相关的成语,如转嫁、转圜、转达等。这些成语都与转移、转变相关,可以帮助扩展对转饷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偷了钱,转饷了自己的零花钱。2. 初中生:这个公司老板为了逃避责任,转饷了公司的资金,导致员工无法领到工资。3. 高中生:政府官员为了规避贪污受贿的指控,转饷了大量财物到海外账户。4. 大学生:这个商人为了躲避债务,转饷了自己的财产,让别人无法追回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