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举例
xíng shì jǔ lì
  • 拼 音:xíng shì jǔ lì
  • 注 音:ㄒㄧㄥˊ ㄕㄧˋ ㄐㄨˇ ㄌ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事无成法可循,援引旧例以行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行事举例:今朝廷行事,有法所不载者,必举例以行。然自 南朝 已始矣。”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行事举例不始于南朝》:“ 吴虎臣 以行事举例始於 南朝 ,欲用 江夷 领詹事, 王淮 引 谢琰 之例以相格。不知《周礼》士师掌狱之八成, 汉 有决事比, 魏 有停年格,皆例也。”

  • 基本含义
    按照先例或者旧例行事,例举事例作为参考。
  • 详细解释
    行事举例是指在行动或决策时,根据已有的先例或旧例来进行,同时也会举出相关的事例作为参考。这个成语强调了以往的经验和案例对于决策和行动的重要性。
  • 使用场景
    行事举例常用于形容某人在处理问题或做决策时,会参考以往的经验和已有的案例。也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人的行事方式的赞许和肯定。
  • 故事起源
    《论语·子罕篇》中有一句话:“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意味着在行动时,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就应该用来学习文化知识。后来,人们将“行有余力”中的“行”和“余力”结合起来,形成了“行事举例”的成语。
  • 成语结构
    行事举例是由“行”、“事”、“举”和“例”这四个字组成的。
  • 例句
    1. 在制定新政策时,我们应该行事举例,参考以往的成功经验。2. 他在解决问题时总是行事举例,这让他做出的决策更加明智。3. 这位领导善于行事举例,他的决策总是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支持。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行事举例”拆分成“行事”和“举例”两个部分来记忆。同时,可以联想到在行动或决策时,先找到相关的事例作为参考。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相关成语和类似用法,如“举一反三”、“以史为鉴”等。同时也可以深入研究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他们在行事决策中的经验和智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在写作文时要行事举例,这样文章才更有说服力。2. 初中生:我们在团队合作时,要行事举例,参考以往的成功案例,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3. 高中生:在准备考试时,我会行事举例,通过做题来复习和巩固知识点。4. 大学生:在做科研项目时,我们要行事举例,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创新和突破。